大唐中兴颂(含序)

天宝十四年,安禄山陷洛阳,明年陷长安。天子幸蜀,太子即位于灵武。明年,皇帝移军凤翔,其年复两京。上皇还京师。于戏!前代帝王有盛德大业者,必见于歌颂。若令歌颂大业,刻之金石,非老于文学,其谁宜为?颂曰:“噫嘻前朝!孽臣奸骄,为昏为妖。边将骋兵,毒乱国经,群生失宁。大驾南巡,百僚窜身,奉贼称臣。天将昌唐,繄睨我皇,匹马北方。独立一呼,千麾万旟,戎卒前驱。我师其东,储皇抚戎,荡攘群凶。复服指期,曾不逾时,有国无之。事有至难,宗庙再安,二圣重欢。地辟天开,蠲除妖灾,瑞庆大来。凶徒逆俦,涵濡天休,死生堪羞。功劳位尊,忠烈名存,泽流子孙。盛德之兴,山高日升,万福是膺。能令大君,声容沄沄,不在斯文。湘江东西,中直浯溪,石崖天齐。可磨可镌,刋此颂焉,于千万年。”

形式:

注释

噫嘻(yīxī):表示悲哀或叹息。

繄(yī):文言助词,惟。

睨(nì):斜着眼睛看。

旟(yú):古代画着鸟隼的军旗。

攘(rǎng):抵御。

俦(chóu):同一类。

沄沄(yúnyún):形容水流动的样子。

收录诗词(102)

元结(唐)

元结简介

元结,字次山,号漫叟、聱叟,唐代文学家、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后迁汝州鲁山(今属河南),天宝六载(747)应举落第后,归隐商余山。天宝十二载进士及第。安禄山反,曾率族人避难猗玗洞(今湖北大冶境内),因号猗玗子。乾元二年(759),任山南东道节度使史翙幕参谋,招募义兵,抗击史思明叛军,保全十五城。代宗时,任道州刺史,调容州,加封容州都督充本管经略守捉使,政绩颇丰。约大历七年(约772年)入朝,后卒于长安。

相关古诗词

石鱼湖上醉歌

唐朝-元结

石鱼湖,似洞庭,夏水欲满君山青。

山为樽,水为沼,酒徒历历坐洲岛。

长风连日作大浪,不能废人运酒舫。

我持长瓢坐巴丘,酌饮四座以散愁。

形式:

贼退示官吏

唐朝-元结

昔岁逢太平,山林二十年。

泉源在庭户,洞壑当门前。

井税有常期,日晏犹得眠。

忽然遭世变,数岁亲戎旃。

今来典斯郡,山夷又纷然。

城小贼不屠,人贫伤可怜。

是以陷邻境,此州独见全。

使臣将王命,岂不如贼焉?

今彼征敛者,迫之如火煎。

谁能绝人命,以作时世贤!

思欲委符节,引竿自刺船。

将家就鱼麦,归老江湖边。

形式:

橘井

唐朝-元结

灵橘无根井有泉,世间如梦又千年。

乡园不见重归鹤,姓字今为第几仙。

风冷露坛人悄悄,地闲荒径草绵绵。

如何蹑得苏君迹,白日霓旌拥上天。

形式:

恶圆之士歌

唐朝-元结

宁方为皂,不圆为卿。宁方为污辱,不圆为显荣。

形式:

漫歌八曲故城东

唐朝-元结

漫惜故城东,良田野草生。

说向县大夫,大夫劝我耕。

耕者我为先,耕者相次焉。

谁爱故城东,今为近郭田。

形式:

漫歌八曲故城东

唐朝-元结

江北有大洲,洲上堪力耕。

此中宜五谷,不及西阳城。

城畔多野桑,城中多古荒。

衣食可力求,此外何所望。

形式:

漫歌八曲故城东

唐朝-元结

樊水欲东流,大江又北来。

樊山当其南,此中为大回。

回中鱼好游,回中多钓舟。

漫欲作渔人,终焉无所求。

形式:

漫歌八曲故城东

唐朝-元结

丛石横大江,人言是钓台。

水石相冲激,此中为小回。

回中浪不恶,复在武昌郭。

来客去客船,皆向此中泊。

形式:

漫歌八曲故城东

唐朝-元结

将牛何处去,耕彼故城东。

相伴有田父,相欢惟牧童。

形式:

漫歌八曲故城东

唐朝-元结

将船何处去,钓彼大回中。

叔静能鼓桡,正者随弱翁。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