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青茫茫,染梦别公地。
凭几督授稿,写印为校字。
颜汗覆瓿作,敢取溷寤寐。
留我耳中语,呜呼遂隔世。
公早擢侍从,藉甚廊庙器。
乘轺历方州,具瞻风教寄。
桢干收俊髦,筐篚绝舆隶。
召侮弄国柄,萧墙忧匪细。
两宫果蒙尘,奔命干戈际。
诸葛性谨慎,密勿综大计。
支拄返跸初,再睹乾坤霁。
澹泊平津宏,调护邺侯泌。
尽瘁帷幄间,恩宠偿狼狈。
听履巧射影,初服依松桂。
卧起超览楼,湘流荡吟思。
运极剧秦坑,悬喘穷海裔。
贱子亦流人,故欢拾遗坠。
谈舌喟不辰,引咎每含涕。
苟活接汐社,老秃挈曹辈。
销磨垒块胸,壮公富新制。
蜗角一饷乐,聚散已殊势。
酣歌断风雨,温馨蚀兰蕙。
矧交豺兽迹,出浸靡宁岁。
撼痾钓游乡,波道血泥渍。
村郭斥为墟,尔伥导吞噬。
陆沈终自决,天诱欲谁冀。
一瞑掬万恨,惨澹诉先帝。
虚空真灵翔,披发当下视。
有身怜后死,贤达日相弃。
冷月漏蜃楼,求索魂九逝。
陈三立(1859-1940),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九江修水)人。湖南巡抚陈宝箴之子,与谭嗣同、丁惠康、吴保初合称“维新四公子”。光绪15年己丑(1889)进士,官吏部主事,期间曾参加强学会。光绪21年(1895),弃吏部主事官职,往湖南协助其父推行新政,办时务学堂、武备学堂、算学馆、《湘报》、南学会,罗致了包括谭嗣同、梁启超、黄遵宪在内的维新志士,湖南风气为之一变,成为全国维新运动的中心之一。戊戌(1898)政变后,以“招引奸邪”之罪革职,移居于江西南昌西山峥庐。后出任三江师范学堂总教习。清亡后以遗老自居,1937年卢沟桥事变,绝食五日而死。其诗宗尚黄庭坚,风格清奇拗涩,是近代同光体赣派的领袖,梁启超称其诗“不用新异之语而境界自与时流异,浓深俊微,吾谓于唐宋人集中罕见伦比”。有《散原精舍诗》、《散原精舍诗续集》、《散原精舍诗别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