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祐甲寅设科始,初场经义主朱氏。
二场古赋兼词章,左榜例殊右膀士。
豫章行省方翘材,主文礼致草庐子。
通微待制亦巨手,如骖之靳臭味似。
是时石鼓徙成均,戟门东西甲至癸。
韩公有志事果成,试官出题良有以。
英才入彀廿二人,今之存者八篇尔。
词翰翩翩机杼殊,徐王陈罗吴二李。
谁与殿之以已作,永丰苏生笔踪美。
南宫擢第二人先,可惜盐车困騄駬。
临江录事行谊敦,亲老弃官竟不仕。
惜哉志乘多阙遗,姓氏茫昧况爵里。
五百春秋弹指过,风流未沫赖有此。
当年四路两宣慰,十一行省各大比。
太极浑沦天马骧,传钞定贵东南纸。
落落晨星世少传,此卷岿然完可喜。
昔人立言蕲不朽,科举得失何足齿。
祇因古物重摩挲,三代鼎彝伴轩几。
才薄谁能石鼓吟,赋成想见风檐驶。
吾侪真有翰墨缘,抚卷欣然日移晷。
清江苏嘉定人,字晓徵,一字及之,号辛楣、竹汀居士。乾隆十九年进士,授编修,历官少詹事、广东学政。五十岁即回籍,历主钟山、娄东、紫阳书院讲席。精研经史、金石、文字、音韵、天算、舆地诸学,考史之功,号为清代第一。有《廿二史考异》、《十驾斋养新录》、《元史艺文志》、《元史氏族表》、《恒言录》、《疑年录》、《潜研堂集》等。
茶炉半枪始展叶,夜窗手点浮绿雪。
开门密霰已满庭,狂呼失喜冠缨绝。
轩辕忍寒肩辄耸,柴桑习懒腰愁折。
松枝插户压渐低,镫影摇空暗欲灭。
生涯碌碌风轮转,岁月堂堂电光掣。
频浮蓟北柏子樽,苦忆江南梅花缬。
停云远道空滞留,归梦残更付骚屑。
诘朝初旭雪半消,似有仍无只一瞥。
空中色相定何著,文殊师利犹多说。
便须参访不二门,顾我舌根钝于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