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石华洞示季弟兼怀仲氏

高云过天双白鹤,翛然长啸下寥廓。古洞春深积翠幽,碧玉清琼倚岩阁。

俯视诸闽控九溪,未论君山与王屋。绝磴恍如陟剑门,涓滴翻疑通箭括。

仙人已去鸾凤遥,丹室犹馀龙虎伏。忆我少时从此去,千里江山隔烟树。

一别悠悠十五年,重来却记旧游处。汝今来游值我年,壮志直欲穷五原。

我昔驱驰恣游衍,北走碣石西昆仑。此时远望东南下,名山大岳如云屯。

却思此地岩谷好,忽怜故山最相肖。海上遥连阆苑高,人间更悟曹溪妙。

与汝仲兄坐读书,渠时且长汝还少。汝今好游渠尚栖,两地相思不复疑。

春来鸿雁纷北去,安得双翰一寄之。寄之将云何,临风感慨多。

戎马关山堪涕泪,但逢幽胜且狂歌。狂歌涕泪两难分,念渠久已怀世纷,何当一出凌青云。

须将手持九节杖,槌碎玉华石,五色炼散之,裁为锦织文。

补仙裳,报夫君。兹山于我应有盟,他年挈以归沧溟。

形式:
收录诗词(605)

林大春(明)

林大春简介

明广东潮阳人,字邦阳,一字井丹。嘉靖二十九年进士。授行人,累官浙江提学副使,致高拱私党于法,为言官论劾,罢官。有《井丹集》。

相关古诗词

京师元夜闻箫效庾子山体寄萧生

明朝-林大春

春灯乱马鸣,侠气动燕城。

当尊绮罗满,连云甲第横。

月低金阙树,冰断玉河声。

一曲秦台奏,悠然箫史情。

形式:

郊坛呈钱惟重

明朝-林大春

梅雨收新霁,青郊带远空。

九衢临汉苑,四险护尧宫。

云绕瑶台上,天回玉柱东。

麟游欣此日,凤览幸君同。

形式:

过王亦颐见其二子索书题赠

明朝-林大春

久客寡相过,言寻王仲宣。

高朋文细论,稚子墨能研。

花气含残雨,亭阴散晓烟。

酒馀还看剑,为赠凤雏篇。

形式:

题王亦颐诗箑

明朝-林大春

内史能文日,尚书识凤雏。

郢吟留白绮,越客重明珠。

几度莺花落,空随龙剑孤。

谁知同社客,握手正踟蹰。

形式:

送胡比部之官金陵

明朝-林大春

雄图六代后,上客两京才。

晓发青门去,秋临画省开。

兴王龙虎地,今古凤凰台。

登眺应多感,东都可赋哉。

形式:

送西曹使之江南恤刑二首

明朝-林大春

北极龙书下,西翰凤使分。

星垂吴楚阔,春涌汉江闻。

剑佩辞双阙,衣冠集五云。

定回东海旱,白日醉虞薰。

形式:

送西曹使之江南恤刑二首

明朝-林大春

泽国开吴郡,江城识汉官。

天高雄虎峙,地迥接龙盘。

刑拟成康措,诗从鲍谢刊。

应焚路生疏,拜手入长安。

形式:

送谢节推之桂林

明朝-林大春

廿载怜同荐,高秋怅别遥。

乾坤梅岭隔,风露桂华飘。

冰似鸣仙佩,山疑入紫霄。

明刑更多暇,应望五云朝。

形式:

送成生使江藩

明朝-林大春

玉树上朝光,飞星入豫章。

龙宫传汉制,兔苑谒梁王。

征旆随衡雁,秋衣带洛霜。

胜游应有作,谁复似邹阳。

形式:

周进士挽诗四首

明朝-林大春

孤魂返南国,涕泪动西京。

宝剑终辞去,瑶琴遂不鸣。

春深啼鸟怨,日落野阴横。

独有嵩阳路,伤心对贾生。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