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龚雪心白描罗汉卷

雪心老人身姓龚,自称画禅非画工。

游丝白描擅能手,千卷万轴无雷同。

昔曾见翁写罗汉,今见罗汉如见翁。

翁与罗汉一而二,伸纸挥毫事游戏。

恢恑谲怪皆有神,神运心兮心运臂。

最初幻作伟丈夫,高坐师王擎钵盂。

复次幻作老缘觉,摄受和南无住着。

复次幻作降幺麽,小鬼大鬼肩相摩。

复次幻作擎宝塔,塔重塔轻无定法。

复次幻作憨长汀,儿戏场中笑不停。

复次幻作痒和子,背触翻身声洞耳。

复次幻作般舟定,合掌跏趺泯喧静。

复次幻作声闻僧,手持贝叶翻金经。

复次幻作梵宫殿,指端涌出云端现。

天上人间注目看,聋盲喑哑交钦羡。

复次幻作洛伽山,一道神光万古闲。

善财渴仰观自在,有人端坐竹林间。

复次幻作大化主,缨络严身持宝杵。

鹿苑高僧补衲衣,药炉童子烧香炷。

后来伏虎并降龙,狞貌慈颜指顾中。

虎鬼龙神各皈命,旁观仰首空瞪瞢。

受楮先生长八尺,中间钜细穷幽颐。

不分缁素及髦倪,岂辨溪山声与色。

七条衣,六环锡,行住随身俱委悉。

铁轮如意钵多罗,只手提携只手搦。

动者动,植者植,情与无情含八识。

一时摄入白毫端,万象森罗明历历。

雪心雪心将无庸,打翻跟斗还虚空。

一回开卷一回笑,笑到慈氏离天宫。

形式:
收录诗词(1745)

成鹫(明)

成鹫简介

成鹫,俗姓方,名颛恺,字趾麟。出家后法名光鹫,字即山;后易名成鹫,字迹删。广东番禺人。明举人方国骅之子。年十三补诸生。以时世苦乱,于清圣祖康熙十六年(一六七七)自行落发,康熙二十年禀受十戒。曾住会同县(今琼海)多异山海潮岩灵泉寺、香山县(今中山)东林庵、澳门普济禅院、广州河南大通寺、肇庆鼎湖山庆云寺,为当时著名遗民僧。工诗文,一时名卿巨公多与往还。论者谓其文源于《周易》,变化于《庄》《骚》,其诗在灵运、香山之间。年八十五圆寂于广州。著有《楞严经直说》、《道德经直说》、《鼎湖山志》、《鹿湖近草》、《咸陟堂诗文集》等。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三二八有传。

相关古诗词

九秋杂咏

明朝-成鹫

太虚本无质,幻迹偶因风。

日月涳蒙外,星河淡荡中。

影边消伏暑,天际失奇峰。

莫讶人情薄,炎凉到处同。

形式:

九秋杂咏

明朝-成鹫

繁华难久住,摇落得轻身。

远近随风力,高低逐日轮。

纸鸢云外线,野马路旁尘。

悟得循环理,相逢总未真。

形式:

九秋杂咏

明朝-成鹫

落叶树边屋,树边人独行。

远风一萧瑟,林响自鏦铮。

入耳吾将老,无心鸟不惊。

从来知此意,南郭古先生。

形式:

九秋杂咏

明朝-成鹫

寂寞秋原寺,霜钟韵最幽。

数声生殿角,一夜白人头。

皛皛月当枕,萧萧风满楼。

何能此时节,还起景阳愁。

形式:

九秋杂咏

明朝-成鹫

泗滨一片石,万古知音难。

野老无心击,西风过耳寒。

韵高泉并落,声冷叶先乾。

历历谁相委,蒲团夜正阑。

形式:

九秋杂咏

明朝-成鹫

霜色满庭莎,青青奈若何。

渐看蜗篆少,唯有鹤行多。

晚步痕添屐,朝眠绿上蓑。

野情闲不厌,车辙莫频过。

形式:

九秋杂咏

明朝-成鹫

生涯在南亩,早晚及西成。

旧业蒹葭外,新凉袯襫轻。

自牛眠露草,黄雀啄香粳。

共有丰年庆,家家社鼓鸣。

形式:

九秋杂咏

明朝-成鹫

远浦霜天晚,寒江浅浅宜。

荻花螺女折,渔火射工吹。

有鹤量沙碛,无鱼上钓丝。

棹歌人独往,凉月浸涟漪。

形式:

九秋杂咏

明朝-成鹫

秋色净如练,秋潭泻似雷。

霜威从地起,花雨自天来。

激石喧云碓,分流入茗杯。

谁知空谷里,有客探泉回。

形式:

八影

明朝-成鹫

满院春光薄,阴晴不自持。

色香无着处,高下总低枝。

古月当中见,天风匝地吹。

与君同寂寞,疏雨闭门时。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