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 再用前韵,和洪莘之通判丹桂词

道人元是,道家风、来作烟霞中物。翠幰裁犀遮不定,红透玲珑油壁。借得春工,惹将秋露,薰做江梅雪。我评花谱,便应推此为杰。

憔悴何处芳枝,十郎手种,看明年花发。坐断虚空香色界,不怕西风起灭。别驾风流,多情更要,簪满常娥发。等闲折尽,玉斧重倩修月。

形式:

诗词简介

这是一首咏寄情,主要是以丹桂寄托的。

词的上阕吟咏丹桂之花。开头三句写其神韵。《全芳备祖·卷十三·岩桂花》引苏轼诗说:“月缺霜浓蕊却乾,此花元属桂堂仙。”朱敦儒《清平乐·木樨》词:“冷淡仙人偏得道,买定西风一笑。”他们称丹桂、木樨为“仙人”“桂堂仙”,因知此处的“道人”“道家”实际是指“仙人”“仙家”,“道人元是道家风”,以人拟花,言丹桂神清气朗,高雅不俗,有仙家风神韵味。“来作”句,言其植根仙宫,降临尘世,作烟霞侣,来历很不平凡。“翠幰”二句写其花色艳丽。“翠幰裁犀”为裁犀翠幰的倒装,言用犀牛皮裁成翠帷,深护丹桂,仍遮盖不住,它那鲜红的颜色仍能从油壁中透露出来,可见其花多么艳丽。“借得”三句探求其色冠群芳的成因。“借得春工”,言其凭借春风化雨的化育;“惹得秋露”,言其沾惹秋天雨露的滋润。《全芳备祖·卷十三》引朱淑真诗说丹桂“弹压西风擅众芳”,又引谢无逸诗说:“轻薄西风未办霜,夜柔黄雪作秋光。”因知“薰做江梅雪”,谓丹桂经过从春到秋的天工化育,开得像江梅一样缤纷绚丽。李清照《鹧鸪天》咏桂花词说,“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我评”二句与之同意,言丹桂在群芳谱中最为杰出,给以很高评价。

词的下阕吟咏丹桂之香。周济《宋四家词选序》说:“古人名换头为过变,或藕断丝连,或异军突起,皆须令读者耳目振动,方为佳制。”此词换头三句,从字面上看言憔悴“芳姿”而不言丹桂,两阕之间互不联属,似已“藕断”;同时又说今秋虽已憔悴,但经十郎(按:十郎二字不详所指)培育,明年仍将繁花似锦,在曲意上并未断绝,只是多了一层曲折,暗示出丹桂生命力极强,确有藕断丝连之妙。“坐断”二句为此词警策,写丹桂香色均冠群芳。这一点在前代或同代诗人笔下虽然也曾写过,如《全芳备祖》卷十三所引朱文公绝句:“众芳摇落九秋期,横出天香第一枝”,刘屏山诗:“氤氲寒岩桂,高韵盖群馥”,但都没能道出丹桂“不怕西风起灭”,“坐断虚空香色界”,即香气浓烈,颜色冠绝,天上也少有的品格,照应上文“推此为绝”之意,进一步坐实了丹桂在百花中堪称“一流”的地位。南宋末年的郑松窗,谓其“占断花中声誉,香韵两清洁”,或源于此。“别驾”以下五句,从洪莘之方面着墨,其中前三句写其对丹桂的热爱;而后两句生发开去,借折桂言登科,借修月言治世,似有祝愿洪莘之蟾宫折桂,一展才华之意。照应词题,圆满地结束了全词。

注释

“再用前韵,和洪莘之通判丹桂词”:四卷本乙集作“用前韵,和丹桂”。

洪莘之:名?,洪迈长子。清·钱大昕《洪文敏公年谱》:“绍熙三年,长子?通判信州。”宋·洪迈《夷坚志·丁志·卷七·信州鹿鸣燕》条:“绍熙三年秋,信州解试,揭榜毕,当作鹿鸣燕以享随计之士。……时大儿通判州事,张振之监赡军酒库。”

道人:《列仙传·桂父》:“桂父者,象林人也。色黑而时白时黄时赤,南海人见而尊事之。常服桂及葵,以龟脑和之,千丸十斤桂,累世见之。今荆州之南尚有桂丸焉。”

翠幰(xiǎn):饰以翠羽的车帷。唐·卢照邻《长安古意》诗:“隐隐朱城临玉道,遥遥翠幰没金堤。”

油壁:古人乘坐的一种车子。因车壁用油涂饰,故名。

花谱:记载四季花卉的书。宋·陈善《扪虱新话·诗评乃花谱》:“予尝与林邦翰论诗及四雨字句,邦翰云:‘“梨花一枝春带雨”句虽佳,不免有脂粉气,不似“朱帘暮卷西山雨”,多少豪杰。’予因谓乐天句似茉莉花,王勃句似含笑花,李长吉‘桃花乱落如红雨’似檐葡花。而王荆公以为总不似‘院落深沉杏花雨’,乃似阇提花。邦翰抚掌曰:‘吾子此论不独诗评,乃花谱也。’”

“十郎手种”句:未详。

坐断:即坐定、住定之意。四卷本乙集作“坐对”。

别驾:官名。汉置,为州刺吏的佐史。从刺史行部,别乘传车,故称。宋初削藩镇权,命朝臣通判州军事,与知州知军共治政事,改称通判。

“别驾风流”句:宋·苏轼《与梁左藏会饮傅国博家》诗:“风流别驾贵公子,欲把笙歌暖锋镝。”。傅时为通判。

常娥:四卷本乙集作“姮娥”。

玉斧: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卷一·天呎(chǐ)》:“大和中,郑仁本表弟,不记姓名,常与一王秀才游嵩山,扪萝越涧,境极幽后,遂迷归路。将暮,不知所之。徙倚间,忽觉丛中鼾睡声,披榛窥之,见一人布衣,甚洁白,枕一幞物,方眠熟。即呼之,曰:‘某偶入此径,迷路,君知向官道否?’其人举首略视,不应,复寝。又再三呼之,乃起坐,顾曰:‘来此。’二人因就之,且问其所自。其人笑曰:‘君知月乃七宝合成乎?月势如丸,其影,日烁其凸处也。常有八万二千户修之,予即一数。’因开幞,有斤凿数事,玉屑饭两裹,授与二人曰:‘分食此。虽不足长生,可一生无疾耳。’乃起二人,指一支径:‘但由此,自合官道矣。’言已不见。”宋·王安石《题扇》诗:“玉斧修成宝月圆,月边仍有女乘鸾。”

收录诗词(791)

辛弃疾(宋)

辛弃疾简介

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将领,济南府歴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歴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宋高宗绍兴十年(1140年),生于金山东东路(原北宋京东东路)济南府歴城县,时中原已陷于金。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海陵王南侵,稼轩趁机聚众二千,投忠义军隶耿京部。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奉京命奏事建康,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稼轩还至海州,约忠义军五十骑,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献俘行在,改差签判江阴军,时年二十一岁。宋孝宗干道四年(1168年)通判建康府。干道时,累知滁州,宽征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历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使,淳熙中,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创建“飞虎军”,雄镇一方。后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为言者论罢。宋光宗绍熙二年(1191年),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未几又为谏官诬劾落职,居铅山。宋宁宗嘉泰三年(1203年),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嘉泰四年(1204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1207年)召赴行在奏事,进枢密都承旨,未受命而病卒,年六十八。后赠少师,谥“忠敏”。稼轩擅长短句,以豪放为主,有“词中之龙”之称,与东坡并称“苏辛”,又与易安并称“济南二安”。平生力主抗金,“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尝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然命运多舛,屡与当政之主和派政见不合,备受排挤,壮志难酬。故满腔激情多寓于词。词风多样,题材广阔,悲郁沉雄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更善化前人典故入词。现存词六百馀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敬甫辑有《稼轩集钞存》,近人邓恭三增辑为《辛稼轩诗文钞存》。生平见《宋史·卷四百〇一·辛弃疾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及邓恭三《辛稼轩年谱》。

相关古诗词

水龙吟 · 登建康赏心亭

宋代-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形式:

破阵子 ·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代-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形式:

青玉案 · 元夕

宋代-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形式:

祝英台近 · 晚春

宋代-辛弃疾

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更谁劝啼莺声住?

鬓边觑,试把花卜归期,才簪又重数。罗帐灯昏,哽咽梦中语。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

形式:

贺新郎 · 把酒长亭说

宋代-辛弃疾

把酒长亭说。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何处飞来林间鹊,蹙踏松梢微雪。要破帽多添华发。剩水残山无态度,被疏梅料理成风月。两三雁,也萧瑟。

佳人重约还轻别。怅清江、天寒不渡,水深冰合。路断车轮生四角,此地行人销骨。问谁使、君来愁绝?铸就而今相思错,料当初、费尽人间铁。长夜笛,莫吹裂。

形式:

贺新郎

宋代-辛弃疾

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馀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形式:

木兰花慢 · 滁州送范倅

宋代-辛弃疾

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无情水,都不管,共西风只管送归船。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

征衫,便好去朝天。玉殿正思贤。想夜半承明,留教视草,却遣筹边。长安故人问我,道愁肠殢酒只依然。目断秋霄落雁,醉来时响空弦。

形式:

贺新郎 · 别茂嘉十二弟

宋代-辛弃疾

绿树听鹈鴂,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间离别,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看燕燕,送归妾。

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

形式:

念奴娇 · 书东流村壁

宋代-辛弃疾

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刬地东风欺客梦,一枕云屏寒怯。曲岸持觞,垂杨系马,此地曾轻别。楼空人去,旧游飞燕能说。

闻道绮陌东头,行人曾见,帘底纤纤月。旧恨春江流不尽,新恨云山千叠。料得明朝,尊前重见,镜里花难折。也应惊问,近来多少华发?

形式:

浪淘沙 · 山寺夜半闻钟

宋代-辛弃疾

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古来三五个英雄。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秦宫。

梦入少年丛,歌舞匆匆。老僧夜半误鸣钟。惊起西窗眠不得,卷地西风。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