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孝子诗

南仲杭陈氏,斗龙父所名。

家临百丈溪,父书传考亭。

夫亦人之子,胡独以孝称。

维仲适母盛,王实生宁馨。

盛谓我己出,无殊祝螟蛉。

仲父讳弗言,王卒不自明。

眷然舍之去,呱呱闻泣声。

年运日已往,头角稍峥嵘。

吁天乞陨灭,愿以益父龄。

父没盛亦亡,吊影伤孤茕。

或乃告之故,曰汝王所生。

王居清湖上,去此无十程。

时仲新捧檄,精庐拟横经。

悲号弃其官,肩舆亲奉迎。

安知世代易,人非馀故城。

邻有鹤发妪,叩之久始应。

言我与汝母,少小俱娉婷。

汝母生汝归,去作江东行。

不知今在无,我老犹零仃。

仲也闻益悲,赢粮事晨征。

六年困逆旅,冷雨啼青灯。

譬彼无母雏,投林辄哀鸣。

永丰有施氏,大屋深重扃。

于焉得母处,一夕相合并。

母子更抱持,泪如九河倾。

三日负母还,盗贼方抢攘。

仓黄与之遇,白刃纷交横。

顿首前致辞,覶缕陈衷诚。

能令激高义,相戒勿敢惊。

仲昔以至行,上天降休祯。

灵雁既群集,嘉瓜复冬荣。

区区彼虻蚊,岂遂无人情。

圣人语纯孝,厥有闵与曾。

未闻树奇节,谣颂传轰轰。

此道古或希,此事今可徵。

我歌虽云俚,庶感蚩蚩氓。

形式:
收录诗词(466)

黄溍(元)

黄溍简介

溍字晋卿,婺州义乌人。生而俊异,学为文,顷刻数百言。弱冠西游钱塘,得见遗老钜工宿学,益闻近世文献之详。还从隐者方韶父游,为歌诗相唱和,绝无仕进意。延祐开科登进士,授宁海丞。至顺初,以马祖常荐,入应奉翰林文字,转国子博士,出提举浙江等处儒学。亟请侍亲归,俄以秘书少监致仕。至正七年,起翰林直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擢兼经筵官,升侍讲学士同知经筵事,累章乞休,不俟报而行。遣使追及。十年夏,得请还南。七岁而卒,年八十一。赠江西行省参知政事,追封江夏郡公,谥文献。所著有《日损斋稿》三十三卷、笔记一卷。宋景濂曰:先生素行挺立,贵而能贫。遇佳山水则觞咏其间,终日忘去。雅善真草书,为文布置谨严,援据精切,俯仰雍容,不大声色。譬之澄湖不波,一碧万顷,鱼鳖蛟龙,潜伏不动,而渊然之色,自不可犯。世之议者,谓先生为人高介类陈履常,文辞温醇类欧阳永叔,笔札俊逸类薛嗣通,历事五朝,嶷然以斯文之重为己任。与临川虞集、豫章揭傒斯、同郡柳贯齐名,号儒林四杰,合而观之,待制之才雄肆,而侍讲之思峻洁,一时才士如王祎、宋濂辈,并出黄、柳之门,而汇为一代文章之盛。殆亦气运使然者矣。

相关古诗词

寄方韶父先生

元朝-黄溍

牢落《江南赋》,知音寄渺茫。

鹿麋行处有,芝草梦中香。

遥兴沧溟阔,悲歌白发长。

平生今古泪,滴破绿萝裳。

形式:

寄友人

元朝-黄溍

怜君山水意,局促守柴扉。

故里悲秋草,凉风满褐衣。

沧洲斜日晚,白社几人归。

寂寞分遥念,天寒木叶稀。

形式:

凭轩

元朝-黄溍

信有儒冠误,凭轩意欲迷。

山深风雨恶,天阔羽毛低。

他日开炎瘴,连城送鼓鼙。

荷殳吾愧尔,未敢叹涂泥。

形式:

雨二首

元朝-黄溍

兀坐九十日,雨声殊未收。

花时翻益睡,茅屋不禁愁。

生事吾何望,春寒晚故留。

江波青满眼,万里付双鸥。

形式:

雨二首

元朝-黄溍

泥潦今如此,出门知路难。

蓬蒿春自长,桃李梦曾看。

未觉龙公倦,谁怜燕子寒?

青灯耿萧瑟,千载入忧端。

形式:

风雨

元朝-黄溍

风雨忽如此,闭门方昼眠。

故应为计拙,可复要人怜。

灯火羌村路,桑麻杜曲田。

悠悠今视昔,把卷一茫然。

形式:

秋怀二首

元朝-黄溍

天末云犹去,山中岁欲徂。

周流吾道在,叹息古人无。

野鹊疑秋树,新驹怯暝途。

苍茫念同志,微薄忝为儒。

形式:

秋怀二首

元朝-黄溍

稍稍秋河落,娟娟宿露微。

天清江不息,野迥树相依。

回首狂歌数,惊心昨梦非。

流萤无思极,巧入绛帷飞。

形式:

社日重过方子践

元朝-黄溍

东风吹客衣,长忆见君时。

一别惊云散,重来与燕期。

春深今雨夕,花老去年枝。

莫待空山里,青灯有所思。

形式:

闻子践卧疾

元朝-黄溍

吾子仍多病,何人共解颜。

水声和药臼,春色闭松关。

积雨连三月,怀人剧万山。

同游况零落,浩荡可追攀。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