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院落深沉,池塘寂静。帘钩卷上梨花影。宝筝拈得雁难寻,篆香消尽山空冷。

钗凤斜敧,鬓蝉不整。残红立褪慵看镜。杜鹃啼月一声声,等闲又是三春尽。

形式:

诗词简介

《踏莎行·院落深沉》是南宋词人洪迈创作的一首词闺妇怀远之词。上片通过描绘环境,渲染气氛,暗示出女主人公的孤独寂寞之感。下片刻画人物,揭示闺妇为伤春怀远所苦的悲凉心情。小词含蓄蕴藉,读来饶有韵味。

翻译

夜晚的院落幽深隐蔽,池塘寂清谧静。我睡不着觉,把窗帘卷挂在帘钩上,映入眼帘的是满树梨花的花影。手指拢住筝弦,黑暗中筝面的雁柱也摸不到,音调也调不准。香炉中的盘香耗尽,懒得去添香料,身处屏风旁也徒然感觉到室内的寒凉。

凤形的头钗倾侧在头发的一边,蝉形的鬓发发式零乱不整。憔悴面孔的脂粉颜色即刻减退,也懒得去照一下镜子。月下传来杜鹃鸟一声声催归的啼叫声,不经意间,一年中三春的美好时光就这样轻易终结了。

注释

踏莎行:词牌名。亦称《踏雪行》。双调五十八字,前后阕各三仄韵,前后阕开始两句例用对仗。

深沉:深邃隐蔽。北宋梅尧臣《邃隐堂》诗:“华宇何深沉,但闻列图籍。”

帘钩:卷挂帘帷的钩子。唐王昌龄《青楼怨》诗:“肠断关山不解说,依依残月下帘钩。”

宝筝:筝的美称。拈:原指手指捏取、搓搽东西。这里指弹筝时的捻、拢、挑等手法。唐杜甫《题壁上韦偃画马歌》诗:“戏拈秃笔扫骅骝,散见麒麟出东壁。”得:助词,用在动词谓语后,表示行为的实现。可灵活译出。唐聂夷中《咏田家》诗:“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雁:雁柱,指筝面承弦的柱,排列如雁行。雁柱的作用是调整音高。两宋之交的吕渭老《薄悻》词:“尽无言、闲品秦筝,泪满参差雁。”

篆(zhuàn)香:是用香末盘绕成盘曲状的炉香。两宋之交的李清照《满庭芳》词:“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钩。”消:同“销”,耗费。山:指屏风中所画的山。五代前蜀牛峤《菩萨蛮》词:“画屏山几重,窗寒天欲曙。”空:徒然,无效果。唐李白《菩萨蛮》词:“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钗凤:指饰有凤形的头钗。钗:古代妇女别在发髻上的首饰,由两股簪子合成。唐李洞《赠入内供奉僧》诗:“因逢夏日西明讲,不觉宫人拔凤钗。”欹(qī):斜,倾侧。

鬓(bìn)蝉:即蝉鬓,古代妇女的一种发式,两鬓薄如蝉翼,故称。亦借指妇女。南朝梁萧绎《登颜园故阁》诗:“妆成理蝉鬓,笑罢敛蛾眉。”

残红:落花。这里借指憔悴人脸上残留的脂粉。立:副词。立刻,立即。唐周繇《送边上从事》诗:“提笔男儿事,功名立可夸。”褪:减色,颜色变淡。南宋陈允平《恋绣衾》词:“缃桃红浅柳褪黄,燕初来,宫漏渐长。”

杜鹃:鸟名,又叫杜宇、子规,传为古蜀帝所化,其叫声若“行不得也哥哥”,人们认为有催归的意思。

等闲:随便,轻易。唐白居易《新昌新居》诗:“等闲栽树木,随分占风烟。”三春:旧指阴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东汉班固《终南山赋》文:“三春之季。孟夏之初,天气肃清。周览八隅。”尽:终止。

评注

天水师范学院教授李济阻:洪迈这阕《踏莎行》写思妇怀人,通篇就没有一个字点破本题。作者的本意,完全是通过环境、气氛,以及主人公的动作、情态显现出来的,因此算得上一首善达言外之意的好作品。

收录诗词(39)

洪迈(宋)

洪迈简介

宋饶州鄱阳人,字景卢,号容斋。洪皓季子。高宗绍兴十五年中博学宏词科。累迁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同修国史。出使金国还,知赣州,徙知婺州。孝宗淳熙十三年,为翰林学士,上《四朝国史》。宁宗时,以端明殿学士致仕。卒谥文敏。迈学识博洽,论述弘富,尤熟于宋代掌故。有《容斋五笔》、《夷坚志》、《野处类稿》、《史记法语》等。

相关古诗词

有怀大兄正字

宋代-洪迈

今日思兄弟,江东望浙东。

别离无奈久,书札且频通。

雨湿芭蕉碧,风乾薜荔红。

何时尊酒共,夜语小窗中。

形式:

送通判范朝散秩满造朝

宋代-洪迈

打鼓发姑孰,送君朝帝乡。

风流夸半刺,耆旧忆襄阳。

别酒不成醉,征途能底忙。

只应旗脚转,趁此麦天凉。

形式:

送通判范朝散秩满造朝

宋代-洪迈

我欲菟裘老,推排强典州。

同官有才俊,坐啸得遨游。

便作烟霄去,知难郡县留。

画船看不见,江水自东流。

形式:

邢台怀古

宋代-洪迈

蕞尔邢侯国,巍然昭义军。

未能为晋重,忽已被梁分。

壤沃连三郡,时移出四君。

苍茫怀古意,群丑谩纷纭。

形式:

秋日漫兴二首

宋代-洪迈

江湖久客日思家,坐觉微霜上鬓华。

节序又催秋后雁,风光争发雨前花。

倦游已梦庄生蝶,不饮何忧广客蛇。

怪底朝来衣袖薄,一川白露下蒹葭。

形式:

秋日漫兴二首

宋代-洪迈

一夕西风木叶飞,画梁落月淡馀辉。

银灯夜照还家梦,金剪亲裁寄远衣。

霜信早随新雁至,素书深讶故人稀。

无因为谢东曹掾,鲈熟莼香莫便归。

形式:

车驾幸玉津园晚归进诗

宋代-洪迈

五更犹自雨如麻,无限都人仰翠华。

翻手作云方怅望,举头见日共惊嗟。

天公的有施生妙,帝力堪同造物夸。

上苑春光无尽藏,何须羯鼓更催花。

形式:

王龟龄王嘉叟木蕴之同过小园用郡圃植花韵

宋代-洪迈

节到中和暖尚赊,东风随处起芳华。

自惭翳翳松三径,相对萧萧马五花。

老去醉乡为日月,年来痼疾在烟霞。

午桥别墅归公手,早定淮西取白麻。

形式:

和朱子渊石柏诗

宋代-洪迈

海底灵根石效奇,山经地志不曾知。

凝红幻出珠千颗,染紫装成玉一枝。

鹤骨龙姿随质见,鸾栖凤宿与香宜。

元戎高唱真难和,愧我年来笔力衰。

形式:

送王龟龄自著作丞外补

宋代-洪迈

不奈诸公厌石渠,年年送客意何如。

直言饱诵刘蕡策,大意争传贾谊书。

今日朝廷唯主圣,异时风俗要人锄。

须君早晚归遗补,莫恋王门久曳裾。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