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忽如客行路,少壮侵寻逼迟暮。
白头种菜犹昔人,紫陌看花想前度。
就中最爱郑南城,缓带轻衣太瘦生。
七言诗句推渠帅,千佛名经独老成。
连镳未几忽星散,中外差池不相见。
君因忤物坐迍邅,我缘钩党遭涂炭。
怀袖消沉字几年,长干风月总堪怜。
白夹风流乐府在,青楼薄幸教坊传。
即今天下兵尘满,年少儿郎死枢筦。
武陵彤弓命未反,括苍铁衣血新浣。
功名熏灼竟如何,红粉黄沙不较多。
游人尚酹湘兰墓,子弟争翻白练歌。
不若与君赢得在,瞪目支颐看流辈。
且将分鹿付覆蕉,莫以亡羊笑博簺。
吴门仙治近麻姑,莫谓旴江道路纡。
若逢鸟爪经过便,还寄丹沙问讯余。
钱谦益(1582年10月22日 — 1664年6月17日),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学者称虞山先生。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苏州府常熟县鹿苑奚浦(今张家港市塘桥镇鹿苑奚浦)人。 明史说他“至启、祯时,准北宋之矩矱”。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探花(一甲三名进士)。钱谦益是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因与温体仁争权失败而被革职。明亡后,马士英、阮大铖在南京拥立福王,建立南明弘光政权,钱谦益依附之,为礼部尚书。后降清,为礼部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