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都事赴湖广省幕

堂堂李通甫,起家掌邦宪。

直气横九秋,神明激雷电。

再登兰台上,爱国心靡转。

时当至治末,有位日兢战。

崩腾五华山,凿翠起台殿。

执笔佐御史,力谏明且辨。

斧锧已在前,独立目不眴。

骎寻国多故,灾异周八埏。

君复赞宣政,赤手握铨选。

守法逾天官,反得官长怨。

我皇奋江汉,拨乱启天眷。

乾坤再开辟,日月重昭绚。

磊落收群材,疏戚共登荐。

君名一朝起,亦作丞相掾。

丹心益倾竭,婉画勒替献。

好恶古难同,祸福巧相禅。

天子忧南纪,藩宣必时彦。

下逮曹属微,简选亦精练。

君得南省佐,闻者尽惊羡。

伛偻辞阙庭,飘摇出畿甸。

饯送盈路衢,恳款陈志愿。

去年天下旱,穷蹙无贵贱。

赈恤当及时,本末须并见。

方春农事兴,不废乃为善。

又闻南中贼,凭陵及州县。

黎獠本吾民,抚绥在方面。

恩信足以怀,逼迫使生变。

况我圣天子,辙迹昔所遍。

勖哉筹策良,无使空蹂践。

京城雨初过,草树郁葱茜。

乔木多早莺,高堂有新燕。

烦辞君勿诮,君歌我其抃。

形式:
收录诗词(211)

揭傒斯(元)

揭傒斯简介

元龙兴富州(今江西丰城杜市镇大屋场)江右人,字曼硕,号贞文。元朝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史学家。家贫力学,贯通百氏,有文名。仁宗延祐初,程钜夫、卢挚荐于朝,由布衣特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凡三入翰林。文宗时开奎章阁,首擢授经郎,以教勋戚大臣子孙,帝恒以字呼之而不名。与修《经世大典》。顺帝元统初,迁翰林待制,升集贤学士。及开经筵,升侍讲学士,同知经筵事。诏修辽、金、元三史,为总裁官。留宿史馆,朝夕不敢休,因得寒疾而卒。谥文安,著有《揭文安公集》。傒斯平生清俭,文章严整简当,诗尤清婉丽密,善楷书、行、草。朝廷典册,多出其手。与虞集、杨载、范梈同为“元诗四大家”之一,又与虞集、柳贯、黄溍并称“儒林四杰”。

相关古诗词

黄尊师高轩观鹅因留宿

元朝-揭傒斯

开轩南岳下,世事未曾闻。

落叶常疑雨,方池半是云。

偶寻骑鹤侣,来此看鹅群。

一夜潺湲里,秋光得细分。

形式:

衡山县晓渡

元朝-揭傒斯

古县依江次,轻舆落岸隈。

鸟冲行客过,山向野船开。

近岳皆云气,中流忽雨来。

何时还到此?

明月照沿洄。

形式:

以事暂如武昌发临川

元朝-揭傒斯

江转欲无路,山回忽似围。

客程秋共远,物色晚多疑。

稍稍沙鸥集,匆匆野树稀。

武昌今夜梦,定有故人知。

形式:

南康夜泊闻庐阜钟声

元朝-揭傒斯

庐山三百寺,何处扣层云。

宿鸟月中起,归人湖上闻。

入空应更迥,近瀑正难分。

遥想诸僧定,香炉上夕熏。

形式:

山庄晚立有怀舍侄沆督穫临川

元朝-揭傒斯

蓛蓛黄桑叶,苍苍白竹峰。

居人争野碓,归客背村钟。

路暗缘溪湿,山寒著雾浓。

阿咸收稻未,辛苦阙相从。

形式:

泊安庆时再北游

元朝-揭傒斯

夜泊淮西郡,寒生客子衣。

酒家临岸闭,野烧映江飞。

云尽月初出,潮平风渐微。

前年城下路,此际正南归。

形式:

史馆独坐

元朝-揭傒斯

地夐天逾近,风高午尚寒。

虚庭松子落,攲槛菊花干。

抚卷俱千古,忧时有万端。

寂寥麟父笔,才薄欲辞官。

形式:

山水图

元朝-揭傒斯

幽人无世事,高卧谢浮名。

山崦晴时出,溪流尽处行。

还闻有渔钓,相问扣柴荆。

不扫门前路,莓苔满地生。

形式:

归舟

元朝-揭傒斯

汀洲春草遍,风雨独归时。

大舸中流下,青山两岸移。

鸦啼木郎庙,人祭水神祠。

波浪争掀舞,艰难久自知。

形式:

送谭仲章归长沙

元朝-揭傒斯

君家云阳下,忽向云阳归。

行路有南北,看山无是非。

三湘回雁尽,孤剑白虹飞。

亦欲投簪去,从君采蕨薇。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