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藤此地初种时,诗翁酌我索我诗。
藤今成阴花满架,吾弟重来宅其下。
夜来急雨雷阗阗,拓窗起看东南天。
云头解驳日穿漏,紫气散作蒙蒙烟。
两龙上走尾倒悬,之而鳞爪纷盘旋。
佛光中现宝璎珞,绛节珠幢朝晓仙。
笑渠主人负花癖,治具典衣夸示客。
酒徒一半招不来,来者留连穷日夕。
高烧红烛临前庭,烛焰浮动千娉婷。
忽然落蕊堕杯面,香入醉魂愁欲醒。
十年万事经眼见,况此旅寓如邮亭。
藤兮得气渐张王,而我与汝俱颓龄。
闲坊大可养衰疾,官守幸已逃拘囹。
饮虽小户且满引,莫待鸟啄花飘零。
清浙江海宁人,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改字悔余,晚号初白老人。黄宗羲弟子。康熙三十二年举人,四十二年以献诗赐进士出身,授编修。后归里。雍正间,受弟嗣庭狱株连,旋得释,归后即卒。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有《他山诗钞》、《敬业堂集》。
巢居风俗故依然,石穴高当万木颠。
几地流移还有伴,旧时井灶断无烟。
余生兵革逃难稳,绝塞田畴瘠可怜。
为报长官宽赋敛,猕猿家息久如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