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

玄武湖中玉漏催,鸡鸣埭口绣襦回。

谁言琼树朝朝见,不及金莲步步来。

敌国军营漂木柹,前朝神庙锁烟煤。

满宫学士皆颜色,江令当年只费才。

形式:

诗词简介

这首七律诗将宋、齐、梁、陈四朝作为整体加以歌咏,写四个朝代兴废的历史事实和教训。

注释

南朝: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合称。

玄武湖:在今江苏南京市。原为北湖,宋元嘉中,湖中有黑龙见,改名。见宋·徐爰《释问》。《宋书·文帝纪》:元嘉二十三年筑北堤,立玄武湖。

埭(dài):水堰。据《南史·武穆裴皇后传》,齐武帝常游琅琊城,宫人随从,很早出发,到玄武湖北埭时鸡始鸣,故称鸡鸣埭。

绣襦:指宫女。

回:犹“重来”。

谁言琼树朝朝见:《南史·张贵妃传》:“(陈)後主每引宾客对贵妃等游宴,……其曲有《玉树後庭花》、《临江乐》等,其略云:‘璧月夜夜满,琼树朝朝新。’大抵所归皆美张贵妃、孔贵缤之容色。”

不及金莲步步来:《南史·齐本纪》:“(齐後主)又凿金为莲花以贴地,令潘妃行其上,曰:‘此步步生莲花也。”

敌国军营漂木柹(fèi):《南史·陈後主本纪》:“隋文帝令大造战船,人请密之。文帝曰:‘吾将显行天诛,何密之有?使投柹于江,若彼能改,吾又何求?”。柹,削下的小木片;敌国,指隋。

前朝神庙:指陈朝三祖的宗庙。

烟煤:屋顶上的烟尘。陈後主即位五年,惑于酒色,不祠宗庙,见《资治通鉴·卷一七六》。

满宫学士皆颜色:《南史·张贵妃传》:“以宫人有文学者袁大舍等为女学士,後主每引宾客对贵妃等游宴,则使诸贵人及女学士与狎客共赋新诗,互相赠答。”颜:全诗校:“一作莲。”

江令:指江总,陈时为尚书令。《南史》本传说他“既当权任宰,不亲政务,但日与後主游宴後庭”。“与陈孔暄、孔范等馀人,当时谓之押客”。

收录诗词(602)

李商隐(唐)

李商隐简介

李商隐,著名诗人。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他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相关古诗词

代赠

唐朝-李商隐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形式:

夜雨寄北

唐朝-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形式:

锦瑟

唐朝-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形式:

晚晴

唐朝-李商隐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形式:

无题

唐朝-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形式:

菊花

唐朝-李商隐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形式:

无题

唐朝-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形式:

北青萝

唐朝-李商隐

残阳西入崦,茅屋访孤僧。

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

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

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

形式:

夜饮

唐朝-李商隐

卜夜容衰鬓,开筵属异方。

烛分歌扇泪,雨送酒船香。

江海三年客,乾坤百战场。

谁能辞酩酊,淹卧剧清漳。

形式:

无题

唐朝-李商隐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