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月夜生晕,朝来果作风。
初闻响骚骚,停午声蓬蓬。
砂砾本附地,簸荡忽向空。
遥天失其青,皎日为之红。
忆昨冲雾雨,兀如醉梦中。
行当快扫除,何复遮𬈑蒙。
勃蹊向六凿,无地置我躬。
有目欲使眯,有耳欲使聋。
口鼻比山泽,呼吸恐不通。
五官心则灵,独觉非外蒙。
涉川畏波浪,遵陆愁霾雺。
男儿叹失意,岂必皆途穷。
平生尘土缘,卤莽焉知终。
去去洗垢浊,还君憔悴容。
清浙江海宁人,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改字悔余,晚号初白老人。黄宗羲弟子。康熙三十二年举人,四十二年以献诗赐进士出身,授编修。后归里。雍正间,受弟嗣庭狱株连,旋得释,归后即卒。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有《他山诗钞》、《敬业堂集》。
巢居风俗故依然,石穴高当万木颠。
几地流移还有伴,旧时井灶断无烟。
余生兵革逃难稳,绝塞田畴瘠可怜。
为报长官宽赋敛,猕猿家息久如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