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申蹑屩走碣石,公也正坐中书堂。
沙堤才下火城散,趣呼门士谭文章。
是年都城水大至,九门一望俱混茫。
忆公召饮恰七夕,浑河放溜声礌硠。
狂飙卷雨舞轩砌,树梢瓜蔓森开张。
我公挥麈坐自若,穿穴理窟雄辞场。
赋诗句必慑韩杜,阐性论足排荀扬。
顾谓小子汝可语,许汝负笈循我墙。
手书往复慰且诲,赫蹄每月盛一囊。
隆冬别公适梁宋,给我屝屦资我粮。
人生岁月算不得,破空乌兔何奔忙。
霍如庄叟快说剑,奋迅僄疾谁能当。
公归东山又十载,晞发暂驻恒山阳。
嗟予垂老倏遭际,献赋获缀鹓鸾行。
宣武门边赁老屋,与公旧邸还相望。
秋经向所命酒处,葡萄压架榴拆房。
佳节矧逢仍七夕,昔游瓜果真难忘。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顺治十五年(1658年)十一月,陈维崧访冒襄,在水绘庵中的深翠房读书,冒襄派徐紫云(云郎)伴读。康熙元年(1662年),陈维崧至扬州与王士祯、张养重等修禊红桥。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鸿词科,授官翰林院检讨。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享年五十八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