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弧蓬矢射四方,婴孩立志长可忘。莫学儿女漫弄芳,豪气当视交河郎。
边城入望千里长,臂韝时架角鹰苍。搏捷仍放韩卢狂,麇鹑日暮随登堂。
往来绝艺精飞枪,馀勇犹足吞顽羌。读书谁谓谷胜臧,盛时万钟远馈粮。
水输长川陆登冈,垂弓在櫜弩在床。蔽捍入阵牌居旁,天马驯工披甲骧。
受降浚筑修城隍,刀头不惜千金装。三十六将皆鹰扬,故境可容尺地亡。
子颇自负当夙偿,况复武库逾书囊。惟我与子旧同乡,友生固自腾雁行。
更欲扬鞭向骕骦,岂但传经如卜商。不见汉时张子房,身才六尺佐时王。
功业能依日月光,素书一卷初逢黄。异时破贼玉书香,当使相继来西凉。
时臣称贺持寿觞,鸿鹄一举横飞翔。光阴应须及未央,不侯可忍点鬓霜。
少年天子坐建章,宠待穰苴不顾庄。严兵待时虽未忙,黠虏授首先有祥。
王师会看傅城墙,郊迎父老携壶浆。去病当时凯乐张。
张耒,字文潜,号柯山,祖籍亳州谯县(安徽亳县),生于楚州淮阴(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因担任过起居舍人,人称张右史,晚年旅居陈州(河南省淮阳),陈州古地名为宛丘,故又称宛丘先生,因张耒“仪观甚伟,魁梧逾常”,人或称其为“肥仙”。张耒青年时游学陈州,得到苏辙指点,并经苏辙引荐入苏轼门下,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
人间一叶梧桐飘,蓐收行秋回斗杓。
神宫召集役灵鹊,直渡天河云作桥。
桥东美人天帝子,机杼年年劳玉指。
织成云雾紫绡衣,辛苦无欢容不理。
帝怜独居无与娱,河西嫁得牵牛夫。
自从嫁后废织纴,绿鬓云鬟朝暮梳。
贪欢不归天帝怒,谪归却踏来时路。
但令一岁一相逢,七月七日河边渡。
别多会少知奈何,却忆从前恩爱多。
匆匆离恨说不尽,烛龙已驾随羲和。
河边灵官晓催发,令严不管轻离别。
空将泪作雨滂沱,泪痕有尽愁无歇。
寄言织女若休叹,天地无情会相见。
犹胜嫦娥不嫁人,夜夜孤眠广寒殿。
幽居无一事,隙地自畦蔬。
秋雨忽甲坼,青青千万馀。
江乡盛菘芥,烹咀亦甘腴。
岂惟供晨餐,庶用备冬菹。
桓桓左将军,英气横八区。
邂逅无事时,弛弓曾把锄。
矧我放逐者,终年守敝庐。
谅非勤四体,寓意以为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