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送刘单判官赴安西行营便呈高开府

热海亘铁门,火山赫金方。

白草磨天涯,湖沙莽茫茫。

夫子佐戎幕,其锋利如霜。

中岁学兵符,不能守文章。

功业须及时,立身有行藏。

男儿感忠义,万里忘越乡。

孟夏边候迟,胡国草木长。

马疾过飞鸟,天穷超夕阳。

都护新出师,五月发军装。

甲兵二百万,错落黄金光。

扬旗拂昆仑,伐鼓震蒲昌。

太白引官军,天威临大荒。

西望云似蛇,戎夷知丧亡。

浑驱大宛马,系取楼兰王。

曾到交河城,风土断人肠。

寒驿远如点,边烽互相望。

赤亭多飘风,鼓怒不可当。

有时无人行,沙石乱飘扬。

夜静天萧条,鬼哭夹道傍。

地上多髑髅,皆是古战场。

置酒高馆夕,边城月苍苍。

军中宰肥牛,堂上罗羽觞。

红泪金烛盘,娇歌艳新妆。

望君仰青冥,短翮难可翔。

苍然西郊道,握手何慨慷。

形式:

诗词简介

《武威送刘单判官赴安西行营便呈高开府》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诗中描写了胡地恶劣的气候;称赞了友人的德才兼备,并颂扬了高仙芝出师的雄壮军威;还描述了古战场凄惨的景象,随后描写军中宴乐之盛;最后称慕友人获明主重用,自己才能低劣不堪大任,言辞间颇有自荐其才之意。

翻译

热海横贯铁门边防,火山巍巍挺立西方,

无边白草远接天边,漫浸黄沙迷迷茫茫。

为友如今身在幕府,才如锋刃锐利如霜。

中年以来投笔从戎,不再终日攻读文章。

功名业绩及时取得,立身行事合宜得当。

身为男儿心怀忠义,驰驱万里远别家乡。

遥遥边塞夏日来迟,西北异乡草木初长。

策马奔驰赛如飞乌,奔向天边越过夕阳。

安西部护牢兵出师,五月初夏刚发军装,

出征战士数以万计,盔甲刀枪闪闪发光!

军旗飘飘持过昆仑,战鼓声声震动蒲昌,

太白金星引导大军,天子神威光照大荒。

西望敌军云气如蛇,想那须改必将败亡,

官军追捕大宛良马,神兵俘虏楼兰国王!

想我昔日曾去交河,景象凄凉令人断肠,

塞上释站远如果点,迫地烽烟送逞相望。

赤亭要塞暴风阵阵,如狂如恕势不可当,

路上常常断绝行人,风卷沙石到处飞扬。

夜空寂寂天色萧条,风如鬼叫响在道旁,

可怜地上枯骨满目,此处原是昔日战场。

置酒高堂送君远行,边城夜空月色迷茫;

军中宰牛犒劳军士,堂上排宴酒影杯光。

金制烛盘插上红蜡,上上下下摆满大堂,

歌声娇娇飘出窗外,美女翩翩舞动新妆。

切望为发展翅青天,惜我翅短难以高翔。

城西郊外握手送别,感触万千心事茫茫!

注释

武威:即今甘肃武威。刘单判官:据《唐才子传·丘为传》:“天宝初,刘单榜进士。”《旧唐书·高仙芝传》中记高仙芝做安西行营节度使时,刘单曾做他帐下幕僚。判官,唐节度、观察、防御诸使,都有判官,是地方长官的僚属,佐理政事。行营:军队出征作战临时驻扎地。高开府:指高仙芝。《旧唐书·高仙芝传》记高仙芝,因边功“九载入朝,拜开府仪同三司”。开府,开府仪同三司简称,官阶一品,仪制同三公。

热海:《新唐书·西域传》:“由勃达岭北行赢千里,得细叶川,东曰热海,地寒不冻。”即今伊塞克湖,在今吉尔吉斯共和国境内。亘:横亘。铁关:即铁门关,中国古代二十六名关之一,在焉耆以西五十里,为一长长的石峡,两崖壁立,其口有门,色如铁,形势险要。

火山:即火焰山,在今新疆吐鲁番盆地中北部。赫:照红。金方:西方。五行方位配置,西方属金。

白草:又称芨芨草,为西域所产牧草,生沙土荒漠中,茎坚韧高大,熟时呈白色。磨:接近,指草原一望无际,至于天边交际处。

胡沙:胡地沙漠。奔茫茫:此处指沙漠绵延向前,白茫茫似无尽头。

夫子:对刘单的尊称。戎幕:幕府。

利如霜:剑锋利锐,且洁净清白。

中岁:中年。兵符:兵书。《史记·五帝本纪》:“正义曰:‘天遣玄女下,授黄帝兵符,伏蚩尤。’”

守文章:指安于笔墨诗书生活。

立身:树立己身。《古诗十九首》:“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行藏:《论语·述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行为出仕,藏为退隐。

越乡:远离家乡。

孟夏:夏季的第一个月,即阴历四月。边候:边地气候。

胡国:胡地,指边塞。

超夕阳:更在夕阳之西。

都护:指高仙芝。唐高宗时于龟兹置安西都护府,设都护一人,总领府事。玄宗时更置安西节度使,治所在安西都护府,节度使例兼安西都护,故称安西节度使为都护。

军装:整装待发的军队。

错落:纷披交错。黄金光:指铠甲兵器在阳光照射下闪烁光芒。

扬旗:飘扬的战旗。昆仑:昆仑山。此处与下之蒲昌,战场位置皆不必作实。

蒲昌:即今新疆罗布泊。

太白:太白金星,一名启明星。传说太白星主杀伐。《汉书·天文志》:“太白,兵象也。······出则兵出,入则兵入,象太白吉,反之凶。”太白引官军,是为吉象。

天威:指皇帝的威严,天朝的威严。大荒:极其荒远之地。

云似蛇:《初学记》卷一《兵书类》:“有云如丹蛇随星后,大战杀将。”此为古代天文占象术。

戎夷:犬戎、夷狄,对西边少数民族的蔑称。

浑:全。大宛:汉代西域国名,北通康居,西南临大月氏,以盛产马著名。

楼兰:汉代西域国名,在今新疆若羌县东北。汉武帝时曾俘其王。

交河城:又名西州,天宝元年改西州为交河郡,在今新疆吐鲁番一带,治所在高昌,今吐鲁番东南达克阿奴斯城。

塞驿:边塞官驿。

边烽:边塞烽火台,用以报警的土堡哨所。

赤亭:即赤亭守捉。《新唐书·地理志》:伊州“西经······三百九十里有罗护守捉,又西经达匪草堆,百九十里至赤亭守捉,与伊、西路合”。约在今新疆吐鲁番附近。飘风:旋风。

鼓怒:暴怒,指狂风大作之状。

天萧条:指天高远肃明。

髑髅(dúlóu):死人骨,此指战场尸体狼藉,横尸遍野。

月苍苍:月色灰白惨淡之状。

羽觞(shāng):两侧有耳似翼的酒器。

红泪:红烛之泪。

君:指刘单。青冥:天。

短翮(hé):短的羽翅。岑参喻比自己才能短疏。

苍然:苍茫渺远的样子。西郊:武威城西。

慨慷:慷慨。曹操《短歌行》:“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评注

辽宁师范大学教授高光复:全诗张弛有度,洒脱奔放而合于节,有粗笔有细描,有大背景的渲染夸张,有小细部的谨雕慎琢,多种环境氛围的描写,如边塞壮丽风光、战场的宏大悲壮及阴森惨烈,军帐中的轻歌曼舞,显示出诗人驾驭多种艺术风格的高超技艺。行文挥洒自如,气势奔放,峻健浑郁,激昂慷慨,声情并茂,风骨端翔,已显出岑参边塞诗的本色。

收录诗词(406)

岑参(唐)

岑参简介

岑参(cénshēn),唐代诗人,原籍南阳(今属河南新野),迁居江陵(今属湖北)。汉族,荆州江陵(湖北江陵)人,去世之时56岁,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

相关古诗词

寄左省杜拾遗

唐朝-岑参

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

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

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

形式:

碛中作

唐朝-岑参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形式: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朝-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形式: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唐朝-岑参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形式:

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

唐朝-岑参

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

登临出世界,蹬道盘虚空。

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

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

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

连山若波涛,奔走似朝东。

青槐夹驰道,宫馆何玲珑。

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

五陵北原上,万古青蒙蒙。

净理了可悟,胜因夙所宗。

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

形式:

逢入京使

唐朝-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形式: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唐朝-岑参

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

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

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形式:

送李翥游江外

唐朝-岑参

相识应十载,见君只一官。

家贫禄尚薄,霜降衣仍单。

惆怅秋草死,萧条芳岁阑。

且寻沧洲路,遥指吴云端。

匹马关塞远,孤舟江海宽。

夜眠楚烟湿,晓饭湖山寒。

砧净红鲙落,袖香朱橘团。

帆前见禹庙,枕底闻严滩。

便获赏心趣,岂歌行路难。

青门须醉别,少为解征鞍。

形式:

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

唐朝-岑参

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

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

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

独有凤凰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

形式: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唐朝-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