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寄太师成国朱公二十八韵

先帝垂衣久,元公翼戴长。

宵庐明月殿,晓卫白云房。

赐马行长乐,看花宿未央。

常陪五畤祀,独奉万年觞。

出入钩陈侧,驰驱太乙傍。

几株温室树,廿载御炉香。

不离芙蓉苑,频经蕙草芳。

列管分虎旅,对陛和龙章。

剑履还家涩,头须下直苍。

佩图朝少主,读策感今皇。

旧抱弓如月,重添戟是霜。

首先迎玉辂,身自扫明堂。

金匮山河誓,丹霄日月光。

太师姜吕望,尚父郭汾阳。

爵已无前列,班惟有末行。

岂徒居紫闼,兼以业青箱。

虞令称书监,穰侯号智囊。

十经归甲乙,百氏属低昂。

仆本蓬蒿士,萧然薜荔裳。

上书三寸舌,丁第九回肠。

鹦鹉为时忌,蛟龙且自藏。

人嗔杜甫傲,公许祢衡狂。

惜别歌杨柳,临歧赠鹔鞿。

星辰从此隔,云汉永相望。

鱼腹何迢递,鸿飞亦渺茫。

渡淮寻漂母,入楚问韩王。

裘重苏秦辱,金空陆贾装。

不知麟阁上,可更忆沧浪。

形式:
收录诗词(247)

王稚登(明)

王稚登简介

明常州府武进(一作江阴)人,移居苏州,字伯谷,号玉遮山人。十岁能诗,既长,名满吴会。吴门自文徵明后,风雅无定属,稚登尝及徵明门,遥接其风,擅词翰之席者三十余年,为同时代布衣诗人之佼佼者。闽粤人过苏州者,虽商贾亦必求见乞字。万历中征修国史,未上而史局罢。曾编散曲为《吴骚集》,所收己作不少。又有《吴郡丹青志》、《奕史》《吴社编》及《尊生斋集》等。

相关古诗词

过方丈园亭

明朝-王稚登

旧别雪鳞鳞,重来及仲春。

马能穿绿竹,鹤亦认乌巾。

山沼松舟小,春茶石灶新。

鹿门堪避俗,他日愿为邻。

形式:

龙母庙

明朝-王稚登

松坞石林林,秋风万壑阴。

泉清尘客耳,花照定僧心。

龙去野祠破,鸟啼山竹深。

苍生饥渴甚,朝夕望为霖。

形式:

云泉庵听僧吹笛

明朝-王稚登

吹笛破山翠,萧萧夜壑停。

一声杯上雨,万感鬓前星。

断续音成梵,多罗曲是经。

虽无杨柳落,凄怨不堪听。

形式:

寄方子时二首

明朝-王稚登

之子卧幽谷,相过岁暮时。

呼童穿马涧,贳酒出龙池。

生事惟樵斧,年光有鬓丝。

梅花开傥遍,鸡黍不须期。

形式:

寄方子时二首

明朝-王稚登

避人成独往,一室谢喧嚣。

泉近书声碎,山深酒价高。

千峰对茅屋,终日听松涛。

五亩瓜园地,躬耕莫惮劳。

形式:

白丈自杭州归要游天池

明朝-王稚登

桃花零落尽,游赏与君同。

僧住松声里,莺啼石壁中。

岩光晴处紫,池色晚来空。

莫把琵琶奏,尊前有白公。

形式:

虎丘寺看妓人走马

明朝-王稚登

骏马龙驹种,佳人燕子身。

驰驱下夕坂,险绝太惊人。

血是蹄间汗,香为鬓里尘。

解鞍慵不语,游子替伤神。

形式:

陈佥宪园林

明朝-王稚登

十亩瓜园地,因之早挂冠。

衣裳竹里翠,门巷雨中寒。

夕鸟留归听,秋花耐醉看。

多君下榻意,不忍负余欢。

形式:

天池看月

明朝-王稚登

禅心何处是,窗里石莲峰。

池黑松千片,崖深月一重。

山光寒客剑,霜气入僧钟。

怜取嫦娥意,清辉照病容。

形式:

支硎寺看梅听僧家吹笛

明朝-王稚登

梅引何郎兴,山余支遁名。

寒泉似陇水,僧笛学羌声。

一雨花林寂,无人山殿清。

年年二三月,繁丽不堪行。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