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闻汉祝生,厉节希史鱼。
抗论柱监铁,彼哉桑大夫。
子坚岂其后,席帽北上书。
叫呶银台门,奋臂叱庸奴。
朝右咸缩舌,投劾归寒庐。
读书金华山,抱膝候皇虞。
邂逅古仙人,挍以青囊书。
采掇草药精,烹炼投冰壶。
壶中药涓滴,可以苏寰区。
上医在医国,何事公与孤。
我老偪耄耋,藉子润雕枯。
兰江一棹来,十载抒郁纡。
饮我香草露,一酌炎歊除。
太息语子坚,火云蒸八隅。
天地如笼甑,雩舞空嗟吁。
我闻华元化,心孔察锱铢。
脾腑或半腐,处药为栉梳。
悲哉今世人,心脾烂无馀。
车上徒悬蛇,束手将何如。
子坚向天笑,仰视飞鸟徂。
相期八九月,访我红豆居。
白月正中秋,玉盘承方诸。
我家虞山侧,药草多于蔬。
自从虞仲来,采药皆仙儒。
我扫乌目云,候子双飞凫。
庶彼淳于斟,于焉逢慧车。
钱谦益(1582年10月22日 — 1664年6月17日),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学者称虞山先生。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苏州府常熟县鹿苑奚浦(今张家港市塘桥镇鹿苑奚浦)人。 明史说他“至启、祯时,准北宋之矩矱”。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探花(一甲三名进士)。钱谦益是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因与温体仁争权失败而被革职。明亡后,马士英、阮大铖在南京拥立福王,建立南明弘光政权,钱谦益依附之,为礼部尚书。后降清,为礼部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