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韩亘东北,其地次海隅。
势位何崇高,沙漠蓁莽俱。
盘郁千万山,望有医巫闾。
山海相交际,烽尘称畏途。
汪君江南产,好游司马徒。
走马日千里,宝鞭扬珊瑚。
风霜切貂裘,酒薄不足呼。
腰下秋水剑,复系玉辘轳。
海雕落长云,檿桑戏强弧。
于此顾有乐,结纳多文儒。
黄金日绕身,大饼掷歌姝。
歌姝且不惜,巨万酬边需。
磊落见襟抱,中可开江湖。
一别倏十年,玉雪犹伟躯。
言复寻旧遨,径去难色无。
笑我裹足人,牖下只白须。
分手各有赠,赠我锦𣰽毹。
我亦聊菲薄,短篇侑双壶。
沈周(1427年-1509年)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等,明朝画家,吴门画派的创始人,明四家之一,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宣德二年,卒于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二岁(虚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丁未之岁,冬暖无雪。戊申正月之三日始作,五日始霁。风寒冱而不消,至十日犹故在也,是夜月出,月与雪争烂,坐纸窗下,觉明彻异尝。遂添衣起,登溪西小楼。楼临水,下皆虚澄,又四囿于雪,若涂银,若泼汞,腾光照人,骨肉相莹。月映清波间,树影滉弄,又若镜中见疏发,离离然可爱。寒浃肌肤,清入肺腑,因凭栏楯上。仰而茫然,俯而恍然;呀而莫禁,眄而莫收;神与物融,人观两奇,盖天将致我于太素之乡,殆不可以笔画追状,文字敷说,以传信于不能从者。顾所得不亦多矣!尚思天下名山川宜大乎此也,其雪与月当有神矣。我思挟之以飞遨八表,而返其怀。汗漫虽未易平,然老气衰飒,有不胜其冷者。乃浩歌下楼,夜已过二鼓矣。仍归窗间,兀坐若失。念平生此景亦不屡遇,而健忘日,寻改数日,则又荒荒不知其所云,因笔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