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徐明叔访戴图

小艇相从本不期,剡中雪月并明时。

不因兴尽回船去,那得山阴一段奇?

形式:

翻译

小舟出访本没有事先约定,当时只见剡中月光与积雪交相辉映。如果不是因为子猷兴尽回船返去,哪能得欣赏山阴这一段奇妙的风景?

注释

题徐明叔访戴图:一作“题访戴图”。

徐明叔:徐兢,宋徽宗时画家,工绘山水人物。

访戴:事见《世说新语·任诞》:王徽之居山阴(今浙江绍兴)时,于雪夜忽忆剡溪戴逵,即乘船往访,经一夜到达,及门而返。人问其故,他说:“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不期:没有约定。

剡(shàn)中:今浙江嵊县曹娥江上游。时戴逵居剡溪。案此联诗叙述访戴图中本事。

山阴:今浙江绍兴,时王徽之居山阴。

评注

宋代赵与时《宾退录》卷五:“曾文清(几)《访戴图》诗:‘小艇相从本不期,剡中雪月并明时。不因兴尽回船去,那得山阴一段奇?’近岁豫章来子仪亦赋此诗:‘四山摇玉夜光浮,一舸玻璃凝不流。若使过门相见了,千年风致一时休。’末句实祖文清之意。”

宋代赵与虤《娱书堂诗话》卷上:“韩子苍《题渊明采菊图》诗:‘九日东篱采菊英,白衣遥见眼能明。向令自有杯中物,一段风流可得成?’曾文清公《访戴图》诗:……两诗意同,同为佳作。”

近代陈衍《宋诗精华录》卷三:“晋人行径,宁矫情翻案,决不肯人云亦云。”

周啸天《宋诗鉴赏辞典》第805页:“诗人认为,正因为王子猷风神洒落,把访戴而不见戴的事不挂心头,才能真正领悟到山阴山水之奇妙。不善于读书,不能探得古人心境,运用典故怎能如此深入一层?此外,此诗措语皆活。‘本不期’、‘不因’、‘那得’等虚字互相呼应,使全诗一气呵成,读来极为流畅。这样的题画诗,无疑使画大为生色。”

收录诗词(618)

曾几(宋)

曾几简介

宋河南人,先世居赣州。字吉甫,号茶山居士。曾开弟。初入太学有声,授将仕郎,赐上舍出身。累除校书郎。高宗初历江西、浙西提刑。因兄力斥和议触怒秦桧,同被罢官。居上饶茶山寺七年。桧死,复官,累擢权礼部侍郎。绍兴末,金兵南下,上疏反对乞和。以通奉大夫致仕。卒谥文清。为文纯正雅健,尤工诗。有《经说》、《茶山集》。

相关古诗词

立春

宋代-曾几

十载东都客,春盘种种春。

翠看蔬甲小,黄爱韭苗新。

流落成吾老,萧疏对此辰。

睦邻如有使,传语大梁人。

形式:

春日二首

宋代-曾几

今日知何日,东风破腊来。

寒随边骑去,春与汉军回。

彩胜参差剪,蔬盘饤饾开。

不妨时节好,年事岂禁催。

形式:

春日二首

宋代-曾几

期颐三万日,政尔亦无多。

佳节已如许,衰年将若何。

雨风增落寞,戚友断经过。

问讯庖厨内,犹堪一洗磨。

形式:

春日即事次韵

宋代-曾几

秾李花如许,殊胜灼灼红。

只言开似雪,不道去随风。

胜日从吾党,衰年念此翁。

诗情犹可强,杯勺不能同。

形式:

雨二首

宋代-曾几

秋冬久不雨,气浊喜云生。

麦陇崇朝润,茅檐彻夜声。

初来断幽径,渐密杂疏更。

赖有墙阴荠,离离已可烹。

形式:

雨二首

宋代-曾几

薄晚初沾洒,清晨更惨悽。

鱼寒抛饵去,鸦湿就檐栖。

幽涧溅溅溜,长堤浅浅泥。

一杯持自贺,吾事在锄犁。

形式:

夕雨

宋代-曾几

屣履行莎径,移床卧草亭。

风声杂溪濑,雨气挟龙腥。

烨烨空中电,昏昏云罅星。

徂年又如许,吾鬓得长青。

形式:

雨夜

宋代-曾几

一雨遂通夕,安眠失百忧。

窗扉淡欲晓,枕簟冷生秋。

画烛争棋道,金尊数酒筹。

依然锦城梦,忘却在南州。

形式:

仲夏细雨

宋代-曾几

霢霂无人见,芭蕉报客闻。

润能添砚滴,细欲乱炉薰。

竹树惊秋半,衾裯惬夜分。

何当一倾倒,趁取未归云。

形式:

悯雨

宋代-曾几

梅子黄初遍,秧针绿未抽。

若无三日雨,那复一年秋。

薄晚看天意,今宵破客愁。

不眠听竹树,还有好音不。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