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瞻追和归去来

归去来兮,吾其老矣何时归?

悟凫鹤之长短,鉴断续之哀悲。

怅野马之过隙,虽绝足而宁追。

予行年五十有五,盖知五十四年之非。

须前因以命驾,岂大寒而方衣。

兹物理之必至,又何资于发微?

吾家不远,可跂可奔。

解我簪绂,即吾蓬门。

里闬虽异,室庐具存。

称所有以取给,尚奚择于瓶樽。

课童仆以供役,玩幼稚而开颜。

将有限以加节,异无适而不安。

从宾客之款户,任风雨之当关。

足可及而必到,目可尽而必观。

非梁燕与庭鹊,孰朝往而暮还?

寄终日以冗冗,绝妄心之桓桓!

归去来兮,聊随缘以遨游。

何吾乡之必归,姑稍足而无求。

等天地于逆旅,曷此乐而彼忧!

有客过门而问予,何不返乎先畴?

羊肠纵辔,夜壑移舟。

空断梗之因风,昧死狐之首丘。

但俯仰以托物,徒上下以通流!

予既谢夫不敏,愿进言而少休!

已矣乎!

虫以其能知时,祸生有胎神岂留。

羡其可久将安之,焉用必归去自修!

乃其期想荒芜之六凿,时载耨而载耔。

幸洒然而无着,遂寓怀于此诗!

岂前人之敢及,庶知予自信而不疑。

形式:
收录诗词(846)

李之仪(宋)

李之仪简介

李之仪,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今山东省庆云县)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相关古诗词

卜算子

宋代-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形式:

谢池春慢

宋代-李之仪

残寒消尽,疏雨过、清明后。花径敛馀红,风沼萦新皱。乳燕穿庭户,飞絮沾襟袖。正佳时,仍晚昼,着人滋味,真个浓如酒。

频移带眼,空只恁厌厌瘦。不见又思量,见了还依旧,为问频相见,何似长相守。天不老,人未偶,且将此恨,分付庭前柳。

形式:

藏云山居

宋代-李之仪

鸟语晚更好,山风秋转凉。

心闲日自永,簟冷梦尤长。

赤荐新舂稻,清添旧荫香。

此身归有地,去路尚何妨。

形式:

藏云山居

宋代-李之仪

雨后山尤好,秋来方此时。

心清觉老健,步懒欲归迟。

林响惊鼷鼠,风闲叫画眉。

善人吾岂敢,去此尚何之。

形式:

山居夏日

宋代-李之仪

金锁笼窗日,黄缯蔽柳蝉。

恋莺忘日转,借榻就凉偏。

好作宿山计,难堪被俗牵。

归途迎晚照,豫促渡头船。

形式:

诚上人游方既归林下焚香诵经以严报地相见欣然留不欲去遂赋小诗

宋代-李之仪

委曲披高下,虚明得静深。

佛香平日愿,经卷本来心。

地据三车上,尘无一点侵。

出山应有恨,何处似如今。

形式:

宿青山坊君锡馆置甚款时方兴圩

宋代-李之仪

命驾追彭泽,开怀得士龙。

残寒偏恼客,小雨未妨农。

已幸同归辙,何劳更赁舂。

川原如故里,疑是旧栽松。

形式:

将过黄池中路寒甚风猛不可行复归青山坊投宿

宋代-李之仪

过午风虽恶,此心难自安。

如何一时顷,遂变十分寒。

忍听僵夫诉,还思昨夜欢。

只应贤地主,犹作故侯看。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