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命妖乱间,夜伏湘水湄。
匿舟覆籧篨,疾指江汉驰。
入市变姓名,浮海以为期。
展转落沪渍,依妹寄孤羁。
忍饥衣又单,骨出面目黧。
余时居同巷,昏旦联酒卮。
活颜豁怀抱,高论参诡辞。
篇翰亦间作,光怪拿蛟螭。
习复溺樗蒲,倾囊俟朝曦。
累岁为客乐,腾踔忘衰羸。
迎秋视弟丧,苍黄还故栖。
逾月襆被出,止傍屈原祠。
暴病卧逆旅,医巫孰扶危。
歼此盖代才,冤接汨罗悲。
维君起圣童,天授超群姿。
峨峨太傅孙,四海仰白眉。
纳腹强记诵,万象供指麾。
博综睨茂先,逸兴攀牧之。
媚古吐所蓄,曼衍加瑰奇。
马工并枚速,惊倒世上儿。
益旁通纬候,算经矜独窥。
座骋悬河口,谐语醒肝脾。
弱冠贡玉堂,声价重鼎彝。
侧厕公卿间,天马不受羁。
以兹取蹭蹬,郁郁昌其诗。
于余投分旧,深衷贮然疑。
耗精略拘检,隐患伏微疵。
晚逢挫忠告,疚恨萌作痴。
念预名捕人,屠戮久横尸。
君犹保馀龄,造物若设施。
别来遁穷山,生死果属谁。
已矣抱一恸,埋照霰雪垂。
陈三立(1859-1940),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九江修水)人。湖南巡抚陈宝箴之子,与谭嗣同、丁惠康、吴保初合称“维新四公子”。光绪15年己丑(1889)进士,官吏部主事,期间曾参加强学会。光绪21年(1895),弃吏部主事官职,往湖南协助其父推行新政,办时务学堂、武备学堂、算学馆、《湘报》、南学会,罗致了包括谭嗣同、梁启超、黄遵宪在内的维新志士,湖南风气为之一变,成为全国维新运动的中心之一。戊戌(1898)政变后,以“招引奸邪”之罪革职,移居于江西南昌西山峥庐。后出任三江师范学堂总教习。清亡后以遗老自居,1937年卢沟桥事变,绝食五日而死。其诗宗尚黄庭坚,风格清奇拗涩,是近代同光体赣派的领袖,梁启超称其诗“不用新异之语而境界自与时流异,浓深俊微,吾谓于唐宋人集中罕见伦比”。有《散原精舍诗》、《散原精舍诗续集》、《散原精舍诗别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