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我道金陵,西南出江关。
船头东北望,秀色堆烟鬟。
长年为指似,此山名伞山。
古寺入栖霞,松老苔斑斑。
玲珑刻千佛,石骨灵不顽。
上有天开岩,镜平圜若环。
从兹陟高顶,一览收人寰。
孙吴事业荒,南渡衣冠孱。
词客吊兴亡,动云清泪潸。
探怀发深趣,此事天宁悭。
如何雷同声,万口若是班。
我友诗力健,清奇写峥潺。
好风飒然来,满眼除榛菅。
按诗记年月,我在蛮溪湾。
重披一幅图,点染纷斑斓。
杖藜者数辈,风骨俱珊珊。
同时失同游,怅望空往还。
凭君添一叶,置我烟波间。
清浙江海宁人,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改字悔余,晚号初白老人。黄宗羲弟子。康熙三十二年举人,四十二年以献诗赐进士出身,授编修。后归里。雍正间,受弟嗣庭狱株连,旋得释,归后即卒。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有《他山诗钞》、《敬业堂集》。
巢居风俗故依然,石穴高当万木颠。
几地流移还有伴,旧时井灶断无烟。
余生兵革逃难稳,绝塞田畴瘠可怜。
为报长官宽赋敛,猕猿家息久如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