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痴老人游华山,白云滃起衫袖间。
玉箫满满车箱谷,抗手招邀竟不还。
孟阳不乐人间住,烧松点墨天都去。
三十六峰云海中,白月吴吟向何处。
爱画都于画笥探,湖桥东畔石城南。
每对山窗图粉本,更从禅榻仿浮岚。
纸上流年去无迹,笔端白汗犹堪滴。
故人风致剩残缣,老我颠毛比焦墨。
楞严影事不吾欺,落却前尘午梦迟。
两翁执手仙山里,莫漫轩渠笑我痴。
钱谦益(1582年10月22日 — 1664年6月17日),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学者称虞山先生。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苏州府常熟县鹿苑奚浦(今张家港市塘桥镇鹿苑奚浦)人。 明史说他“至启、祯时,准北宋之矩矱”。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探花(一甲三名进士)。钱谦益是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因与温体仁争权失败而被革职。明亡后,马士英、阮大铖在南京拥立福王,建立南明弘光政权,钱谦益依附之,为礼部尚书。后降清,为礼部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