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吕 · 阳春曲 · 知几

知荣知辱牢缄口,谁是谁非暗点头。诗书丛里且淹留。闲袖手,贫煞也风流。

不因酒困因诗困,常被吟魂恼醉魂。四时风月一闲身。无用人,诗酒乐天真。

形式:

诗词简介

这两首曲皆避世之词,表现了白朴的处世态度和生活哲学。作者这样安贫乐道、寄情诗酒、不问世事、明哲保身,既是个人生活旨趣,也同社会现实相关,正是这种黑暗高压的时代,迫使他这样的遗民看破荣辱、淡泊名利,自然也远离世事。在曲中表达这种情怀的人,在元代曲家中比比皆是。

注释

知几:白朴《中吕·阳春曲》以“知几”为题者共四首,元曲中这种声调格律完全相同的曲词重复填写,称为“重头”。今选其中两首。知几(jī):了解事物发生变化的关键和先兆。《易·系辞下》:“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君子见机而作,不俟终日。”几:同“机”,预兆。

知荣:就是懂得“持盈保泰”的道理。知辱:就是要懂得“知足不辱”的道理。《老子·二十八章》:“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缄口:闭口不言。《说苑·敬慎》:“孔子之周,观于太庙,右陛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

淹留:停留。屈原《离骚》:“时缤纷其变易兮,曾何足以淹留。”

贫煞:极其贫穷。此句化用元好问《阮郎归》:“诗家贫煞也风流。”

酒困:谓饮酒过多,为酒所困。诗困:谓诗思枯竭,终日苦吟。

吟魂:指作诗的兴致,也叫“诗魂”。醉魂:指饮酒过度的精神状态。

四时:一指春、夏、秋、冬四季。风月:指清风明月等自然景物。欧阳修《玉楼春》:“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天真:指没有做作和虚伪、不受世俗影响的天性。

收录诗词(155)

白朴(元)

白朴简介

白朴,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汉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终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杂剧作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作家(另有一说为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白朴)。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秀英花月东墙记》等。

相关古诗词

天净沙 · 夏

元朝-白朴

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绿树阴垂画檐。纱厨藤簟,玉人罗扇轻缣。

形式:

越调 · 天净沙 · 春

元朝-白朴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形式:

越调 · 天净沙 · 秋

元朝-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形式:

天净沙 · 越调 · 冬

元朝-白朴

一声画角谯门,半庭新月黄昏,雪里山前水滨。竹篱茅舍,淡烟衰草孤村。

形式:

天净沙 · 冬

元朝-白朴

门前六出花飞,樽前万事休提,为问东君信息。急教人探,小梅江上先知。

形式:

凤凰台上忆吹箫 · 题阙

元朝-白朴

笳鼓秋风,旌旗落日,使君威震雄边。羡指麾貔虎,斗印腰悬。尽道多多益办,仗玉节、亳邑新迁。江淮地、三军耀武,万灶屯田。

戎轩。几回□□,□画戟门庭,珠履宝筵。惯雅歌堂上,起舞樽前。况是称觞令节,望醉乡、有酒如川。明年看,平吴事了,图像凌烟。

形式:

忆王孙

元朝-白朴

瑶阶月色晃疏棂。银烛秋光冷画屏。消遣此时此夜景。

步闲庭。苔浸凌波罗袜冷。

形式:

木兰花慢

元朝-白朴

忆元龙湖海,樽俎地、笑谈间。尽画烛寒烧,红螺细卷,沉醉更阑。西风数声笳鼓,怅匡庐、山下送征鞍。秋水苹花渐老,晓霜枫叶初丹。

滕王高阁倚江干。极目楚天间。想画栋朱帘,朝云南浦,暮雨西山。天涯倦游司马,更几时、携手一凭栏。别后相思何处,月明千里乡关。

形式:

木兰花慢

元朝-白朴

渺高情公子,得真隐、信悠哉。占上下壶天,中间隙地,凿破莓苔。移将鉴湖寒影,放微风、滟滟翠奁开。便有一番荷芰,都无半点尘埃。

夜深明月晃闲阶。不负小亭台。尽罗袖盛香,碧筒吸露,一洗胸怀。红莲故家幕府,看新诗、题咏满南斋。好听萧萧风雨,老夫从此须来。

形式:

木兰花慢

元朝-白朴

望丹东沁北,淡流水、绕孤村。对几树疏梅,十分素艳,一曲芳樽。谁堪岁寒为友,伴仙姿、孤瘦雪霜痕。翠竹森森抱节,苍松落落盘根。

铜瓶水满玉肌温。此意与谁论。渐月冷芸窗,灯残纸帐,夜悄衡门。伤心杜陵老眼,细看来、只似雾中昏。赖有清风破鼻,少眠浮动吟魂。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