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吕本中《紫微诗话》:东莱公深爱义山“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之句,以为有不尽之意。
明代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首谓祠宇闲封者,由圣女被谪上清,留滞人间也。“雨常飘瓦”、“风不满旗”,正“归迟”虚寂之景。“来无定所”、“去未移时”,乃仙伴疏旷之象。末谓己之姓名倘在仙籍之中,当会此相问飞升不死之药也。
明代金圣叹《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此则又托圣女以抒迁谪之怨也。
清代陆次云《五朝诗善鸣集》:“梦雨”、“灵风”,大有《离骚》之致。“萼绿华”、“杜兰香”,此亦《湘君》、《山鬼》之遗。
清代何焯《义门读书记》:次联乃是爸女祠,移向别仙鬼庙不得。“玉郎”疑是自谓。
清代贺裳《载酒园诗话又编》:长吉、义山皆善作神鬼诗。《神弦曲》有幽阴之气,《圣女祠》多缥缈之思……至“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又似可亲而不可望,如曹植所云:“神光离合,乍阴乍阳”也。
清代屈复《玉溪生诗意》:此《圣女祠》与《锦瑟》、《无题》皆自寄托,不必认真。起以“碧藓滋”吊动“归迟”。下“一春”、“尽日”,正应“归迟”。五六以“萼绿华”、“杜兰香”逼出“玉郎”,以“无定所”、“未移时”逼出“会此通仙籍”。以“忆向”遥应首句,言所会皆仙女,且不能长也。
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圣女以形似得名,非果有其神,故以萼绿华、杜兰香比之。
清代张谦宜《茧斋诗谈》:《重过圣女祠》云:“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思入微妙。夫朝云暮雨,高唐神女之精也。今经春梦中之雨,历历飘瓦,意者其将来耶?来则风肃然,上林神君之迹也,乃尽日祠前之风尚未满旗,意者其不来耶?恍惚缥缈,使人可想而不可即。鬼神文字如此做,真是不可思议。
清代赵臣瑗《山满楼笺注唐诗七言律》:此借题以发抒己意也。从来才人失志,其一种无聊不平之思,必有所托,或托诸美人,或托诸香草,或托诸神仙鬼怪之事,如屈子之《离骚》是也。……“得归迟”三字是通篇眼目。
清代冯浩《玉溪生诗集笺注》:“沦谪”二字,一篇之眼,义山自慨由秘省清资而久外斥也。
清代纪昀《玉溪生诗说》:前四句写圣女祠,后四句写重过。盖于此有所遇,而托其词于圣女。
清代胡本渊《唐诗近体》:“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写得迷离惝柷。
清代施补华《岘佣说诗》:“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作飘缈幽思之语,而气息自沉,故非鬼派。
近代俞陛云《诗境浅说》:玉溪此篇,借以寓身世之感,起结皆表明其意……收笔承第二句“上清沦谪”之意,言曾侍玉皇香案,采芝往事,长忆天阶。全篇皆空灵缥缈之词,极才人之能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