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山蜿蜒如卧蛇,肤体青荧草树盛。
升降英灵秀南纪,控湖拱海专其胜。
迎旭竹箯缘陂陀,好鸟扬音已满听。
常建句中破山寺,结搆果然幽且夐。
劈岩分流幻迹存,不改禅房通曲径。
有栝二株桂株一,各越千岁各瘦硬。
复繁古木阴广殿,柯叶交加昼疑暝。
游侣蹴踏五洲归,入座气与诸天定。
旧识老衲惜死去,未及说法演大乘。
当年故相作逐臣,扶杖屡至亲钟磬。
收拾家国一团蒲,非忏非悟佛灯映。
祇馀题榜照烟岚,鹰鹄回翔蛟虬横。
从来劫运销灵窟,绵绵神理初念印。
更逐黄蜂寻道场,樵路药香无究竟。
陈三立(1859-1940),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九江修水)人。湖南巡抚陈宝箴之子,与谭嗣同、丁惠康、吴保初合称“维新四公子”。光绪15年己丑(1889)进士,官吏部主事,期间曾参加强学会。光绪21年(1895),弃吏部主事官职,往湖南协助其父推行新政,办时务学堂、武备学堂、算学馆、《湘报》、南学会,罗致了包括谭嗣同、梁启超、黄遵宪在内的维新志士,湖南风气为之一变,成为全国维新运动的中心之一。戊戌(1898)政变后,以“招引奸邪”之罪革职,移居于江西南昌西山峥庐。后出任三江师范学堂总教习。清亡后以遗老自居,1937年卢沟桥事变,绝食五日而死。其诗宗尚黄庭坚,风格清奇拗涩,是近代同光体赣派的领袖,梁启超称其诗“不用新异之语而境界自与时流异,浓深俊微,吾谓于唐宋人集中罕见伦比”。有《散原精舍诗》、《散原精舍诗续集》、《散原精舍诗别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