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崖先生住何许,支离拥肿之为伍。
萧然行李偶出市,束书瓢剑略可数。
自谓生在三皇前,野鹿标枝何太古。
当时但以结绳治,书中正复作何语。
舆马络头亦复来,雪精胡为絷绁具。
只呼张老无不可,面谩三郎直戏侮。
承平无事相娱嬉,力追遐风来湛露。
一朝恍惚思草昧,此意似已厌繁膴。
千村万落荆杞生,宛是洪荒一风土。
袖中纸驴不吃草,拍手还向洪崖去。
巘字献之,其先蜀人,徙居湖州。宋端明学士子才之子,擢进士第。官至大理少卿。子应龙,咸淳进士,元初起教授陵阳州,以上元簿致仕。当宋亡时,献之已退不任事矣。一门父子,自为师友,讨论经学,以义理相切磨。应龙遂以文章大家见推于东南。是时宋之遗民故老,伊忧抑郁,每托之诗篇以自明其志。若谢皋羽、林德阳之流,邈乎其不可攀矣。其他仇仁近、戴帅初辈,犹不免出为儒师,以升斗自给。献之以先朝耆宿,皭然不缁。元贞、大德之间,年在耄耋,岿然备一时文献,为后生之所矜式。所著《陵阳集》若干卷,次子帅府都事应复所编,国史编修程端学为之序。谓其出处有元亮大节,正不当徒以诗律求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