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文山卷后

魂飞万里程,天地隔幽明。

死不从公死,生如无此生。

丹心浑未化,碧血已先成。

无处堪挥泪,吾今变姓名。

形式:

诗词简介

这首诗是谢皋父在文信公就义后不久为其诗文集所题。

起句劈空而来,文信公殉国的不幸消息传来,皋父肝胆俱裂,痛不欲生。但作者并不简单叙述自己悲痛欲绝的心情,而是写自己在噩耗传来后的极度痛苦和迷乱中,突然产生了一个强烈的愿望,要飞越千山万水,到万里之外的北国去和死者见面。次句承上而来,却又急转直下。当精魂不辞万里之遥,跋山涉水,到达北国之后,却又「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在深深的悲哀和失望中,梦魂猛醒过来,原来所知已物化,幽明隔绝,再无相见之时。「飞」的急切和「隔」的绝望,在这里形成了极其强烈的对照。诗人悲不能已,痛哭着迸出了下面两句:「死不从公死,生如无此生。」忠臣死得其所,自己苟且偸生,又有甚么意趣?这两句用「死」、「生」二字组成奇特对偶句,蕴蓄着极深挚的感情,格外哀切动人。

第三联转向正面写文信公,进一步抒发哀痛心情。「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文信公表明心迹、充满正气的诗句。如今,耿耿丹心仍在,而英雄却带着未酬的壮志,含恨离开了人世。尾联推进一层。痛苦是需要发泄的,然而在残酷的现实生活中,竟然没有可以发泄自己感情之处。伤心之泪,未能明流,衹得暗吞。末句委婉地表示决心,将埋名隐姓,遁迹山林,决不与统治者合作。语气平和,但忠愤抑郁之气仍勃勃于言意之表。

此诗以饱含感情的笔触,抒写深沉的家国兴亡之痛。由闻知死讯、渴求重见到死生相隔、无缘重逢:再由壮志未酬、血沃大地,到无处挥泪,决心归隐,百转千回,从深处着笔,写到至情处,不辨是诗是泪。作者本以工于锤炼著称,这首诗却以白描见长,字字用血泪凝成,读之令人泣下。

注释

文山:文信公。

卷:这里指诗文集。

丹心:赤诚的心。文信公《过零丁洋》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浑:全。

碧血:语出《庄子·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后常以「丹心」和「碧血」並举,称颂为国死难人。

堪:可、能。

收录诗词(292)

谢翱(宋)

谢翱简介

南宋爱国诗人,“福安三贤”之一。字皋羽,一字皋父,号宋累,又号晞髮子,原籍长溪人,徙建宁府浦城县(今属南平市浦城县)。度宗咸淳间应进士举,不第。恭宗德佑二年文天祥开府延平,率乡兵数百人投之,任谘议参军。文天祥兵败,脱身避地浙东,往来于永嘉、括苍、鄞、越、婺、睦州等地,与方凤、吴思齐、邓牧等结月泉吟社。

相关古诗词

招魂词

元朝-谢翱

魂来兮何极,魂去兮江水黑。化为朱鸟兮,其咮焉食!

形式:

怀邓牧心

元朝-谢翱

谢豹花开桑叶齐,戴胜芊生草药肥,九锁山人归未归?

形式:

除夜舟中遇雪

宋代-谢翱

岁月安有限,利名心未灰。

雪飞今夜止,潮去隔年来。

交友穷中见,江山尽处回。

家人谁念道,耳热不因杯。

形式:

至日忆山中客

宋代-谢翱

山村云物外,至朔闰年愁。

独客语茅屋,樵人共白头。

驿花残楚水,烽火到交州。

欲隐裂裳帛,春来重结裘。

形式:

过杭州故宫二首

宋代-谢翱

【其一】

禾黍何人为守阍?落花台殿黯销魂。

朝元阁下归来燕,不见前头鹦鹉言!

【其二】

紫云楼阁燕流霞,今日凄凉佛子家。

残照下山花雾散,万年枝上挂袈裟。

形式:

登西台恸哭记

宋代-谢翱

始,故人唐宰相鲁公开府南服,余以布衣从戎。明年,别公漳水湄。后明年,公以事过张睢阳庙及颜杲卿所尝往来处,悲歌慷慨,卒不负其言而从之游。今其诗具在,可考也。

余恨死无以藉手见公,而独记别时语,每一动念,即于梦中寻之。或山水池榭,云岚草木,与所别之处及其时适相类,则徘徊顾盼,悲不敢泣。又后三年,过姑苏。姑苏,公初开府旧治也,望夫差之台而始哭公焉。又后四年,而哭之于越台。又后五年及今,而哭于子陵之台。

先是一日,与友人甲、乙若丙约,越宿而集。午,雨未止,买榜江涘。登岸,谒子陵祠;憩祠旁僧舍,毁垣枯甃,如入墟墓。还,与榜人治祭具。须臾,雨止,登西台,设主于荒亭隅;再拜,跪伏,祝毕,号而恸者三,复再拜,起。又念余弱冠时,往来必谒拜祠下。其始至也,侍先君焉。今余且老。江山人物,睠焉若失。复东望,泣拜不已。有云从南来,渰浥浡郁,气薄林木,若相助以悲者。乃以竹如意击石,作楚歌招之曰:“魂朝往兮何极?莫归来兮关塞黑。化为朱鸟兮有咮焉食?”歌阕,竹石俱碎,于是相向感唶。复登东台,抚苍石,还憩于榜中。榜人始惊余哭,云:“适有逻舟之过也,盍移诸?”遂移榜中流,举酒相属,各为诗以寄所思。薄暮,雪作风凛,不可留,登岸宿乙家。夜复赋诗怀古。明日,益风雪,别甲于江,余与丙独归。行三十里,又越宿乃至。

其后,甲以书及别诗来,言:“是日风帆怒驶,逾久而后济;既济,疑有神阴相,以著兹游之伟。”余曰:“呜呼!阮步兵死,空山无哭声且千年矣!若神之助固不可知,然兹游亦良伟。其为文词因以达意,亦诚可悲已!”余尝欲仿太史公著《季汉月表》,如秦楚之际。今人不有知余心,后之人必有知余者。于此宜得书,故纪之,以附季汉事后。

时,先君登台后二十六年也。先君讳某字某,登台之岁在乙丑云。

形式:

沙岸登舟

宋代-谢翱

五里儿女步,虚沙映断筇。

云支半山石,帆席上溪风。

数雁怜身只,闻鹃愿耳聋。

市桥东半榻,侧影夕阳中。

形式:

友人自杭回建寄别三首

宋代-谢翱

【其一】

同来不同去,离别暗销魂。

闽浙若同水,遍舟送到门。

【其二】

潮信到岩濑,水色过衢城。

寄潮不寄水,潮去有回程。

【其三】

水到衢城尽,梅花上岭生。

不如寄明月,步步送君行。

形式:

雨后海棠

宋代-谢翱

春光摇摇一万里,野粉残英空蜀水。

天人愁湿红锦窠,万里移根泪如洗。

苍苔裹枝雪堕地,雨中闻有西南使。

化为黄鹄凌空青,开时衔花落衔子。

绿章青简下蓬莱,滞魄游魂恨未已。

至今鹦鹉啼猩红,不随明月葬空中。

形式:

冬青树引别王潜

宋代-谢翱

冬青树,山南陲,九日灵禽居上枝。

知君种年星在尾,根到九泉杂龙髓。

恒星昼霣夜不见,七度山南与鬼战。

愿君此心无所移,此树终有开花时。

山南金粟见离离,白衣人拜树下起,灵禽啄粟枝上飞。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