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十三夜梦于邕江上

一度花时两梦之,一回无语一相思。

相思坟上种红豆,豆熟打坟知不知?

形式:

诗词简介

黎简与他的妻子梁雪伉俪情深,非常恩爱,然为了生计,黎简经常出门,与妻子的分离成为他生活中的憾恨,这在他的不少诗中都有所表现。梁雪白二十岁来到黎家,一直体弱多病,煎服汤药,家中的阁名“药烟”就是为此而起,到了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9年),梁雪病逝,黎简悲痛欲绝,铸成“长毋相忘”一枚铜印系于妻子臂上作为殉葬品,于是悼亡又成了他诗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如长诗《述哀一百韵》等。就在他妻子病亡两年之后(二月十三日)的夜间,诗人梦见了自己在广西南宁邕江上,因有朋友回乡,于是赶紧写封家书托朋友带给妻子,才写了“家贫出门,使卿独居”八字,骤然梦醒,于是诗人抑制不住心中的悲痛,写下了这首哀毁忧伤的小诗。此诗的题目犹如一篇小序,如怨如诉,读来侧恻感人。诗共五首,这是最后一首。

“花时”是指春天,南国的花讯来得早,正月至二月已是百花争艳的时节了。就在这“一度花时”之中诗人却已两次梦见亡妻了。第一次的梦中虽然见了面却没有说话,只留下“梦中草阁垂寒袖,竹里梅花忽故人”的惆怅。这是第二次,可连面都没有见着,只是想寄给她自己的相思,但相思未达,已梦回人醒,空留惆怅,徒增悲伤。于是诗人忽发奇想,要在亡妻的坟上栽二棵红豆,等到红豆结籽,纷纷落地的时候,那泉下之人知是不知呢?红豆是爱情的象征,王维的诗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因此有人将红豆称为“相思子”。所以这里的红豆打坟,正比喻诗人对亡妻的相思之情。

此诗写得真率平易,然洋溢着出自肺腑的一片至情。前两句中连用三个“一”字,不忌重复,正所谓至情无文,“相思坟上种红豆”的奇想,完全是由想像落笔,为情造文,使无可奈何的情思得以表现,而一种迷惘痛苦的哀思于此可见,所谓一字一泪,点点滴滴,都是诗人纯情所化。

收录诗词(37)

黎简(清)

黎简简介

清广东顺德人,字简民,一字未裁,号二樵,又号石鼎道人、百花村夫子。乾隆五十四年拔贡。诗画书称三绝,诗学李贺、黄庭坚,刻求新颖,书得晋人意。性喜山水,所居百花村,有众香亭、药烟阁等胜。名流来粤者无不过访。有《五百四峰草堂诗文钞》、《药烟阁词钞》、《芙蓉亭乐府》等。

相关古诗词

画鹰

清代-黎简

老树秋落日,古墙风满原。

苍然眉睫动,谁以羽毛论。

有想终能去,无群亦忘尊。

他时燕雀上,酸目见飞翻。

形式:

春郊

清代-黎简

桃花藉芳草,白马出花嘶。

初鸟声犹涩,春人年并齐。

含思各深浅,同里异东西。

相见不相问,青山畏日低。

形式:

秋寄

清代-黎简

向晓秋云飞,云飞人欲归。

黄叶夜来下,青山行处非。

新寒警薄袖,小怨托鸣机。

莫以风尘色,能污萝薜衣。

形式:

秋眺

清代-黎简

暮色万物浅,海山秋遂深。

蛟寒依石窟,楼回出村林。

叹逝惊生意,蠲情费道心。

西风汝须惜,疏鬓讵能任。

形式:

夕望

清代-黎简

树杪写金碧,远村收夕阳。

天青为岳色,沙白亦湖光。

他日兰台意,孤风梦泽凉。

东南皆水国,扬越一茫茫。

形式:

望仙坡最高楼

清代-黎简

在眼山川故国情,昆仑寒翠古邕城。

短长道路供离别,少壮交游半死生。

云色黄茅秋瘴尽,沙光碧玉暮江清。

平安郡邑南征后,偶问途人不说兵。

形式:

邕州城楼

清代-黎简

归心东与急流争,又见飞帆西去程。

知有年华在前路,可教人事但长征。

云移日影流山色,风挟江涛入雨声。

此是吾乡好时节,水村茅屋罢春耕。

形式:

寄陆徵君贯夫

清代-黎简

白下烟波画里船,朱方梅雪梦中天。

士龙实是鸾凰子,帝虎虚糜犬马年。

欹器周铭通叹识,追魂唐版藉煤毡。

何当远道储丹碧,风雨松陵对榻眠。

形式:

生涯

清代-黎简

天供烟景地供花,笔有溪山生有涯。

随事诗篇作年谱,不知言语属公家。

笑看蛮触争蜗角,愁袅羲和走日车。

独立滔滔问江水,为谁东去积尘沙。

形式:

客舍

清代-黎简

示疾毗耶乞钵空,众香饥岁术须穷。

多文世有嘲扬子,三绝吾方笑郑公。

地篆藓云随意雨,衣香花露过情风。

梅三近日嫌欧九,故故称诗乃尔工。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