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陈东浦方伯自江宁移任安徽三十二韵

衡岳群舒地,横江六代都。

风烟通上下,民俗别荆吴。

驻节方从化,移辕有待苏。

生申元四国,借寇岂私吾。

白下公初莅,黄中信早孚。

从容文礼乐,谈笑奠江湖。

小察羞夸智,吁猷始作谟。

五年休息意,四境荡平途。

爱士怜弹铗,知音辨滥竽。

古风宣頀夏,伪体辟榛芜。

岂以文防政,真看效是儒。

甘棠方苃舍,瓠子计搴刍。

天语褒丹凤,人心絷白驹。

皖公先在望,泗上且须臾。

四载俄安宅,双旌遂载驱。

同州淮海合,分省井疆殊。

作伯临诸帅,投闲有一夫。

登龙惭郭泰,伏鹄愧南趎。

江远林烟澹,霜初岸草枯。

远偕迎竹马,近即送樯乌。

回首思乡郡,倾心仰大炉。

土风兼侠武,邻域急军需。

狗有生氂逸,人无佩犊粗。

依仁谐众愿,舞德况微躯。

剧邑将辞醴,归村更饮酺。

瓶开惟说尹,襁负共将雏。

九派浔阳会,千峰天柱孤。

词源瞻几杖,坐上又醍醐。

此地朱訾口,他时北斗枢。

旬宣宁楚尾,羽翼上天衢。

业广同环海,恩周讵向隅。

形容群作颂,传咏慰吴歈。

形式:
收录诗词(753)

姚鼐(清)

姚鼐简介

清安徽桐城人,字姬传,一字梦谷。乾隆二十八年进士。选庶吉士,改礼部主事。历充山东、湖南乡试考官,会试同考官,《四库全书》纂修官。书成,以御史记名,乞养归。主江南钟山、紫阳等书院讲席四十年。工古文,高简深古,近欧阳修、曾巩,与方苞、刘大櫆合为桐城派。选《古文辞类纂》以明义法。有《九经说》、《三传补注》、《惜抱轩全集》等。

相关古诗词

登泰山记

清代-姚鼐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桐城姚鼐记。

形式:

东梁山僧舍

清代-姚鼐

津涛行复滞,峡嶂路还缘。

石壁凌江阁,风林隔浦船。

鹘盘崖树侧,㹠出浪花巅。

往迹无俦伴,春阴弥悄然。

形式:

竹林寺怀王禹卿

清代-姚鼐

盘磴上香台,双峰倚槛开。

江流天影尽,海气地阴来。

左右皆松响,萧条独客回。

他时君到此,空复忆徘徊。

形式:

赠戴东原

清代-姚鼐

新闻高论诎田巴,槐市秋来步落花。

群士盛衰占硕果,六经明晦望萌芽。

汉儒止数扬雄氏,鲁使犹迷颜阖家。

未必蒲轮徵晚至,即今名已动京华。

形式:

寄和刘海峰三丈游伊阙之作

清代-姚鼐

闻去梁园超广武,西登阙塞眺黄河。

伊阳风雨从中出,洛下山川向北多。

白发上宾聊自许,青春归兴复如何。

且从浩荡诗怀剧,莫念沈沦壮岁过。

形式:

一青仲孚往金陵属访耕南三丈消息

清代-姚鼐

域中前辈尽颓颜,混迹刘伶尚闭关。

孤艇著书江水上,百年阅世酒尊间。

天边落木流杨子,秋尽寒云出蒋山。

若忆团亭旧渔钓,挂帆明月共君还。

形式:

榆中

清代-姚鼐

直北天低见碛山,黄河南下曲如环。

白榆夜杂雕戈戍,青草春稀牧马还。

寒吹满空云出塞,暮天无色日平关。

千秋犹对秦时月,多少功名大漠间。

形式:

登永济寺是中山旧园

清代-姚鼐

中山王亦起临濠,万马中原返节旄。

坊第大功酬上将,江天小阁坐人豪。

绮罗昔有岩花见,钟磬今流石殿高。

凭槛碧云飞鸟外,夕阳天压广陵涛。

形式:

金陵晓发

清代-姚鼐

湖海茫茫晓未分,风烟漠漠棹还闻。

连宵雪压横江水,半壁山腾建业云。

春气卧龙将跋浪,寒天断雁不成群。

乘潮鼓楫离淮口,击剑悲歌下海濆。

形式:

邳州

清代-姚鼐

辽阔山川纵远游,又欹风帽过邳州。

千秋遗迹寻黄石,一片寒阳下白楼。

难得真龙逢汉帝,易将穷虎缚温侯。

英雄潦倒寻常事,惜与曹瞒作画筹。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