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 为梁汾赋

凭君料理《花间》课,莫负当初我。眼看鸡犬上天梯,黄九自招秦七共泥犁。

瘦狂那似痴肥好,判任痴肥笑。笑他多病与长贫,不及诸公衮衮向风尘。

形式:

诗词简介

这首词率真而又犀利,表达了友谊之情,对世事的喷世嫉俗,同时表现作者不畏世俗,甘愿恪守志趣的精神。

顾梁汾工诗文,词名尤著,著有《弹指词》、《积山岩集》等,与陈维嵩、朱彝尊并称明末清初“词家三绝”,同时又与容若、曹贞洁共享“京华三绝”之誉。关于填词主张,这里,容若把自己和顾梁汾喻为黄庭坚与秦少游。黄庭坚,秦少游同为“苏门四学士”,早年填词绮丽香艳,当时的人争相传唱。黄庭坚《小山词序》记述:“余少时,间作乐府,以使酒玩世,道人法秀独罪余以笔墨劝淫,于我法中当下犁舌之狱”。此事《禅林僧宝传》亦有记载。秦少游的词艺术成就还在黄庭坚之上。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少游词境最为凄婉,至‘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则变而为凄厉矣”。冯煦评论秦沙游的词说,“少游词寄慨身世,闲雅有情思,酒边花下,一往而深,而怨悱不乱,悄悄乎得小雅之遗。後主而後,一人而已”,“他人之词,词才也。少游词心也。得之于内,不可以传”。泥犁,佛家用语,即地狱。容若用这个典故,并不是说自己要效法早年的黄庭坚填香艳绮丽词,只是表明依“性灵”而填词的决心。

容若如此说,这与清初文坛、词坛的风气有关。清初的词家因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仍视词为“艳体”,黄庭坚当年所受法秀和尚的批评也成为清代词人的思想障碍,使得清初的词一度向艰深晦涩的儒家之词发展。所以容若说,眼看鸡犬上天梯。对于那些不屑于他们所填之词的“主流”人士,容若更是语含讥诮,更加不屑。鸡犬升天,说的是淮南王刘安修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典故。带有明显的贬义。他们得道便得道好了,倘若依性情填词,真的要地狱,那么,他是甘心与顾梁汾一起牵手下地狱的。

接下来,容若还是狂放的言志。瘦狂那似痴肥好,判任痴肥笑。这是反话,更有“道不同,不相为谋”之意。瘦狂与痴肥,是南朝沈昭略的典故。沈昭略为人旷达不羁,好饮酒。有一天,他于酒醺之时遇宋相王景文之子王约,沈昭略睁开醉眼看着王约说,“你就是王约吗?怎么又肥又痴?”王约则回击说,“你是沈昭略吗,怎么又瘦又狂狷?”沈昭略拍手大笑说,“瘦已胜肥,狂又胜痴”。容若用此典,以瘦狂自喻,以痴肥喻那些“鸡犬上天梯”的人。其中喻意,自是不言而喻。

容若交友众多,大多是困郁不得志的布衣汉人,顾梁汾自是其中之一。容若可谓多病,顾梁汾当是长贫。接下来一句,笑他多病与长贫,不及诸公衮衮向风尘,还是反讽。他说,是啊,我与顾梁汾一病一贫,自然是比不上你们那些满脑肥肠得道升天的诸公啊!风尘,指宦途、官场。晋·葛洪《抱朴子·交际》:“驰骋风尘者,不撇建德业,务本求己”。

词里,容若後六句形成三组对比,语气强烈,展现出其“狂生”的一面,在容若的词中,是一个响遏行雲的高音。这也是容若的填词宣言,然而,终究是天妒英才,虽然他说“才华尚浅”,却还是“缘何福薄”。容若,这一朵清绝的遗世之花,在本该怒放之时黯然凋零。“凭君料理花间课,莫负当初我”,竟成不祥之语。

容若以後蜀赵崇祚编的《花间集》比喻自己的词作。他与顾贞观诗词唱和颇多,就请梁汾为他的词作选集付梓。这阕《虞美人》为此而做,因此有“凭君料理花间课,莫负当初我。”之语。

翻译

我仰仗你帮我编定词集,不辜负我当初把你引为知己的情谊。眼看着别人鸡犬升天,你与我却耽于词章,不求显达。

贫寒狷狂之人,自然没有仕途得意者的踌躇满志,听任那些得意的人去笑吧,笑你我长期多贫与贫苦,比不上诸位公卿仕途显赫,宦途通达。

注释

“凭君料理花间课”句:料理,本为指点、指教。此处含有辑集之意。课,指词作。纳兰性德在《与梁药亭书》中说:“仆少知操瓤即爱《花间》致语,以其言情入微,且音调铿锵,自然协律。”他与顾贞观诗词唱和颇多,并请贞观为他的词作选集付梓。

天梯:古人想象中登天的阶梯,此处喻为入仕朝堂,登上高位。

鸡犬上天梯:即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之意。

黄九:指北宋诗人黄庭坚,因其排行第九,故云。

秦七:指北宋词人秦观,其排行第七,故云。

泥犁:佛教语。梵语的译音。意为地狱。在此界中,一切皆无,为十界中最恶劣的境界。

“黄九自招秦七共泥犁”句:此处以“黄九”、“秦七”代指作者与顾贞观。

瘦狂、痴肥:比喻仕途失意与得意。

“瘦狂那似痴肥好,判任痴肥笑。”句:谓仕途失意之人哪有得意之士那么踌躇满志,一任那些得意的人儿去非笑吧。瘦狂,语见《南史·沈昭略传》,昭略答王约云:“瘦已胜肥,狂更胜痴。”此处为反用其意。

长贫:长期多贫与贫苦。

诸公衮衮,谓诸位公卿得意仕进,握权柄,登要津,显赫当朝。用唐·杜甫《醉时歌》:“诸公衮衮登台省,广文先生官独冷”语意。

风尘:指宦途、官场。晋·葛洪《抱朴子·交际》:“驰骋风尘者,不撇建德业,务本求己。”

评注

张秉戍《纳兰词笺注》:而此篇正可看作是纳兰与顾贞观同怀同道的写照。词中不但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一片赤诚和信赖,对世事的喷世嫉俗的心情,而且还于不平中明确表示了白己甘愿为恪守志趣、主张,不怕“泥犁”的精神。词极率真,冷峭而犀利。

收录诗词(361)

纳兰性德(清)

纳兰性德简介

清满洲正黄旗人,叶赫纳兰氏(明末海西女真四部之王族姓氏),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名性德,字容若,号饮水、楞伽山人。生于清顺治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1655年1月19日)。曾祖父叶赫部贝勒金台石,曾祖姑孟古哲哲(金台石妹、清太祖妃、清太宗母)。父武英殿大学士纳兰明珠,母英亲王阿济格(多尔衮兄)女爱新觉罗氏。从祖妹康熙惠妃纳喇氏(金台石曾孙、明珠从弟索尔和女),从曾祖姑表姪胤禔(惠妃纳喇氏子)。康熙十年(1671年),时十七岁进太学。康熙十一年(1672年)中举,康熙十二年(1673年)中会试,因患寒疾,未殿试。康熙十五年(1676年),时二十二岁补殿试,中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康熙帝(与容若为从曾祖姑表兄弟,且年齿相彷)爱其才,更兼出身八旗,世为皇戚,故常伴帝侧,授三等侍卫职,寻晋一等侍卫,数随帝出巡塞外,并奉使梭龙(其方位学界尚存分歧),考察沙俄侵边事。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1685年7月1日)患急病卒,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一),葬于京西皂甲屯纳兰祖坟(今北京海淀区上庄皂甲屯)。容若「生长华阀,淡于荣利」(《清诗别裁集》),爱才喜客,「书史友生外,无他好也。」(《清诗别裁集》)所与游者皆一时名士,与世所称落落寡合者,如严荪友、顾梁汾、陈迦陵、姜湛园尤相契厚。诗文均工,诗得唐开元、大历间丰格;词尤享名,喜学北宋,论者谓其「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故能眞切感人。」「诗情飘忽要眇,断肠人远,伤心事多,年之不永,即于韵语中知之。」(《清诗别裁集》)谭复堂以之与项莲生、蒋鹿潭为「清词三鼎足」。今人以其与曹实庵、顾梁汾称「京华三绝」。集宋元来诸家经解,刻《通志堂九经解》。有《通志堂集》。词集《侧帽集》、《饮水词》。生平见《清史稿·卷四百八十四·〈文苑列传·纳兰性德传〉》。

相关古诗词

如梦令

清代-纳兰性德

正是辘轳金井,满砌落花红冷。蓦地一相逢,心事眼波难定。谁省,谁省,从此簟纹灯影。

形式:

琵琶仙 · 中秋

清代-纳兰性德

碧海年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吹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愁中看、好天良夜,知道尽成悲咽。只影而今,那堪重对,旧时明月。

花径里、戏捉迷藏,曾惹下萧萧井梧叶。记否轻纨小扇,又几番凉热。只落得,填膺百感,总茫茫、不关离别。一任紫玉无情,夜寒吹裂。

形式:

浣溪沙

清代-纳兰性德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形式:

菩萨蛮 · 萧萧几叶风兼雨

清代-纳兰性德

萧萧几叶风兼雨,离人偏识长更苦。欹枕数秋天,蟾蜍下早弦。

夜寒惊被薄,泪与灯花落。无处不伤心,轻尘在玉琴。

形式:

如梦令

清代-纳兰性德

万帐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归梦隔狼河,又被河声搅碎。还睡,还睡,解道醒来无味。

形式:

木兰词 · 拟古决绝词柬友

清代-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心人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形式:

采桑子

清代-纳兰性德

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

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

形式:

长相思

清代-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形式:

梦江南

清代-纳兰性德

昏鸦尽,小立恨因谁?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

形式:

画堂春

清代-纳兰性德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