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

洞庭水上一株桐,经霜触浪困严风。

昔时抽心耀白日,今旦卧死黄沙中。

洛阳名工见咨嗟,一剪一刻作琵琶。

白璧规心学明月,珊瑚映面作风花。

帝王见赏不见忘,提携把握登建章。

掩抑摧藏张女弹,殷勤促柱楚明光。

年年月月对君子,遥遥夜夜宿未央。

未央采女弃鸣篪,争先拂拭生光仪。

茱萸锦衣玉作匣,安念昔日枯树枝。

不学衡山南岭桂,至今千载犹未知。

形式:

诗词简介

《行路难》是乐府旧题。很多诗人均用过此题。《行路难·洞庭水上一株桐》是吴均写的一首诗。此诗虽咏桐木,实为嘲笑那些貌似高贵的显赫权贵,不过是一些枯木朽枝而已。

注释

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长江南岸。

抽心:发芽。此指株幹伸长。

咨嗟:叹息。

名工:原作「名士」,据《玉臺新咏》改。

璧:玉器名,扁平,圆形,中心有孔。古贵族用礼器,後作佩带的装饰物。

风花:风中的花。《南齐书·乐志》:「阳春白日风花香,趋步明月舞瑶堂。」这两旬是说用白璧、珊瑚作琵琶之装饰。

建章:汉宫名,汉武帝太初元年(西元前一〇四年)建造。

掩抑:形容声音低沉。摧藏,悲伤。

张女弹:古乐曲名。潘岳《笙赋》:「辍张女之哀弹。」李善注:「闵鸿《琴黜汝南鹿鸣,张女群弹。盖古曲,未详所起。」

楚明光,古琴曲名。蔡邕《琴操》谓楚大夫明光被谗谤,见怒于楚王而作此曲。

未央:汉宫名。汉高祖七年由萧何主持营建。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长安故城内西南角。采女,宫女。

鸣篪(chí):古管乐器名,以竹製成,单管横吹,似笛。

茱萸锦衣:上有茱萸图案的织锦匣衣。茱萸锦,古锦名。晋陆翩《邺中记》:「锦有大登高、小登高大茱萸、小菜萸、大交龙、小交龙、蒲桃文锦、斑文锦,巧百数,不可尽名也。」匣指琴匣。

衡山:在今湖南省。五岳之一。

收录诗词(141)

吴均(南北朝)

吴均简介

吴均,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生于宋明帝泰始五年,卒于梁武帝普通元年。 吴均好学有俊才,其诗文清新,多为反映社会现实之作,深受沈约的称赞。其文工于写景,诗文自成一家,常描写山水景物,称为“吴均体”,开创一代诗风。

相关古诗词

与朱元思书

南北朝-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形式:

山中杂诗

南北朝-吴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形式:

胡无人行

南北朝-吴均

剑头利如芒,恒持照眼光。

铁骑追骁虏,金羁讨黠羌。

高秋八九月,胡地早风霜。

男儿不惜死,破胆与君尝。

形式:

答柳恽

南北朝-吴均

清晨发陇西,日暮飞狐谷。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雾露夜侵衣,关山晓催轴。

君去欲何之?参差间原陆。

一见终无缘,怀悲空满目。

形式:

咏宝剑

南北朝-吴均

我有一宝剑,出自昆吾溪。

照人如照水,切玉如切泥。

锷边霜凛凛,匣上风凄凄。

寄语张公子,何当来见携?

形式:

赠王桂阳

南北朝-吴均

松生数寸时,遂为草所没。

未见笼云心,谁知负霜骨。

弱干可摧残,纤茎易陵忽。

何当数千尺,为君覆明月。

形式:

与顾章书

南北朝-吴均

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山谷所资,于斯已办。仁智之乐,岂徒语哉!

形式:

与施从事书

南北朝-吴均

故鄣县东三十五里,有青山,绝壁干天,孤峰入汉;绿嶂百重,清川万转。归飞之鸟,千翼竞来;企水之猿,百臂相接。秋露为霜,春罗被径。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信足荡累颐物,悟衷散赏。

形式:

战城南

南北朝-吴均

躞蹀青骊马,往战城南畿。

五历鱼丽阵,三入九重围。

名慑武安将,血污秦王衣。

为君意气重,无功终不归。

形式:

梅花落

南北朝-吴均

终冬十二月,寒风西北吹。

独有梅花落,飘荡不一枝。

流连逐霜彩,散漫下冰澌。

何当与春日,共映芙蓉池。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