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园食单 · 杂牲单

牛、羊、鹿三牲,非南人家常时有之之物。然制法不可不知。作《杂牲单》。

【牛肉】

买牛肉法,先下各[食甫]定钱,凑取腿筋夹肉处,不精不肥。然后带回家中,剔去皮膜,用三分酒、二分水清煨,极烂;再加秋油收汤。此太牢独法治孤行者也,不可加加别物配搭。

【牛舌】

牛舌最佳。去皮、撕膜、切片,入肉中同煨。亦有冬腌风干者,隔年食之,极似好火腿。

【羊头】

羊头毛是去净,如去不净,用火烧之。洗净切开,煮烂去骨。其口内老皮俱要去净。将眼睛切成二块,去黑皮,眼珠不用,切成碎丁。取老肥母鸡汤煮之,加香蕈、笋丁,甜酒四两,秋油一杯。如吃辣,用小胡椒十二颗、葱花十二段;如吃酸,用好米醋一杯。

【羊蹄】

煨羊蹄照煨猪蹄法,分红、白二色。大抵用清酱煮红,用盐者白。山药丁同煨。

【羊羹】

取熟羊肉斩小块,如骰子大。鸡汤煨,加笋丁、香蕈丁、山药丁同煨。

【羊肚羹】

将羊肚洗净,煮烂切丝,用本汤煨之。加胡椒、醋俱可。北人炒法,南人不能如其脆。钱[王与]沙方伯家锅烧羊肉极佳,将求其法。

【红煨羊肉】

与红煨猪肉同。加刺眼、核桃,放入去膻。亦古法也。

【炒羊肉丝】

与炒猪肉丝同。可以用纤,愈细愈佳。葱丝拌之。

【烧羊肉】

羊肉切大块,重五七斤者,铁叉火上烧之。味果甘脆,宜惹宋仁宗认夜半之思也。

【全羊】

全羊法有七十二种,可吃者不过十八九种而已。此屠龙之技,家厨难学。一盘一碗全是羊肉,而味各不同才好。

【鹿肉】

鹿肉不可轻得。得而制之,其嫩鲜的獐肉之上。烧食可,煨食亦可。

【鹿筋二法】

鹿筋难烂。须三日前先捶煮之,绞出臊水数遍,加肉汁汤煨之,再用鸡汁汤煨;加秋油、酒,微纤收汤;不搀他物,便成白色,用盘盛之。如兼用火腿、冬笋、香蕈同煨,便成红色,不收汤,以碗盛之。白色者加花椒细末。

【獐肉】

制獐肉与制牛鹿同。可以作脯。不如鹿肉之活,而细腻过之。

【果子狸】

果子狸,鲜者难得。其腌干者,用蜜酒酿,蒸熟,快刀切片上桌。先用米泔水泡一日,去尽盐秽。较火腿沉嫩而肥。

【假牛乳】

用鸡蛋清拌蜜酒酿,打掇入化,上锅蒸之。以嫩腻为月。火候迟便老,蛋清太多亦老。

【鹿尾】

尹文端公品味,以鹿尾为第一。然南方人不能常得从北京来者,又苦不鲜新。余尝得极大者,用菜叶包而蒸之,味果不同。其最佳处的尾上一道浆耳。

形式:

翻译

牛、羊、鹿,并不是南方人经常能看到的食物,但它们的做法不可不知。所以作《杂牲单》一章。

【牛肉】

买牛肉有一定的方法,先去肉铺付下定金,等店家凑足了腿筋夹肉处的肉之后,再去店铺把肉取回,此处的肉是不瘦不肥的。将肉带回家后,剥去肉上的皮膜,用三分酒、二分水轻煨到熟烂,然后加上秋油把汤汁收干。牛肉有自己独特的味道,适合单独烧制,不可以与别的食料搭配。

【牛舌】

牛舌是最好不过的食物。将牛舌去掉皮、撕掉表层的膜,切成片后放入牛肉中一同煨煮。也有人将牛舌在冬天里腌制风干,来年再食用,这样做出来的牛舌很像质量上佳的火腿。

【羊头】

烹制羊头时,羊头上的毛要去干净,如果去不掉,就用火烧净。将羊头洗干净后切开,煮烂,并去掉骨头。羊口中的老皮都要清除干净。同时,将羊眼切成两块,去掉黑皮,眼珠丢掉。然后把羊头切成细碎的肉块,放到老肥母鸡汤中烧煮,再把香菇、笋丁、四两甜酒、一杯秋油放入汤中。如果喜欢吃辣的话,就放进去十二颗小胡椒、十二段葱花;如果喜欢吃酸的话,就倒进去一杯好的米醋。

【羊蹄】

可以按照煨煮猪蹄的方法来煨煮羊蹄,羊蹄做成菜后有红、白两种成色。大体上用清酱煨煮出来的羊蹄是红色的,用盐煨煮出来的羊蹄是白色的。对羊蹄来说,山药是适合搭配的食料。

【羊羹】

把熟羊肉切成骰子般大小的小肉块,放入鸡汤中,并加入笋丁、香菇丁、山药丁一同煨煮,制成羊羹。

【羊肚羹】

做羊肚羹时,要先将羊肚洗干净,之后把羊肚放入锅中煮,煮烂切成细丝,再用原汤煨煮,可以在汤中放入胡椒、醋等作料。而对于炒羊肚,北方人炒得比较酥脆,南方人炒得则没那么酥脆。钱玙沙方伯家的锅烧羊肉做得非常棒,我要去学一学。

【红煨羊肉】

烧制红煨羊肉的方法,与红煨猪肉相同。可以在煨煮羊肉时放入打过孔的核桃,这样可以吸掉羊肉的腥膻味。这也是古人的烧制方法。

【炒羊肉丝】

炒羊肉丝的做法与炒猪肉丝的做法相同。将羊肉切成丝,切得越细越好,然后用芡粉打芡,用葱丝搅拌就可以了。

【烧羊肉】

将羊肉切成五到七斤重的大块,用铁叉叉到火上烧烤。烧羊肉味美甘脆,这大概就是当年宋仁宗在大半夜都特别想吃的美食吧。

【全羊】

对于整只羊来说,烹饪的方法有七十二种,而比较容易做得好吃的不过十八九种而已。烧制全羊是一种非常高超的技艺,一般的厨师很难学会。虽然每个盘子、每个碗中都是羊肉,但味道各有不同才是好的。

【鹿肉】

鹿肉是不可轻易得到的。如果得到了鹿肉,烹制后会发现鹿肉比獐肉还要鲜嫩。对于鹿肉而言,既可以烧烤食用,也可以煨煮食用。

【鹿筋二法】

鹿筋很难煮烂。食用鹿筋的三天前,就要先捶打鹿筋,把它捶松后放入锅中烧煮,反复地将鹿筋中的腥臊之物清除干净。之后将其放到肉汁汤中煨煮,再用鸡汁汤煨煮。在汤中加入秋油和酒,稍微勾芡一下便收汤,不掺杂其他食物,鹿筋出锅时为白色,用盘子盛放上桌。如果在煨煮鹿筋时放入火腿、冬笋、香菇,鹿筋出锅时就为红色,不用收汤,用碗盛好上桌。呈白色的鹿筋,食用时还可以加点花椒细末。

【獐肉】

烧制獐肉的方法,与烧制牛肉和鹿肉相同。可以将獐肉制作成肉脯。獐肉虽不如鹿肉鲜嫩,却细腻无比。

【果子狸】

新鲜的果子狸比较难以得到。腌制后晒干的果子狸,可以用蜜酒酿蒸熟,快刀切成片后上桌。烧制果子狸之前要先用米泔水泡一天,把肉内的盐分和不洁净的东西都去干净。烧制完成后的果子狸比火腿更加肥嫩。

【假牛乳】

将鸡蛋清放入蜜酒酿中搅拌,使它们融为一体,之后上锅蒸煮。假牛乳要蒸煮到又嫩又腻才行,火候太过,容易变老,蛋清太多,也容易变老。

【鹿尾】

尹文端公评价他吃过的美味时,将鹿尾巴放在第一位。但是对于南方人来说,鹿尾巴是很难得到的,而从北京带来的鹿尾巴又很不新鲜。我曾得到过一条非常大的鹿尾巴,用菜叶把它包起来,放到锅上蒸,味道果然不同凡响。鹿尾巴最好吃的地方,就是尾巴中脂肪最多的那一块。

收录诗词(166)

袁枚(清)

袁枚简介

袁枚,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

相关古诗词

祭妹文

清代-袁枚

呜呼!汝生于浙,而葬于斯,离吾乡七百里矣;当时虽觭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

汝以一念之贞,遇人仳离,致孤危托落,虽命之所存,天实为之;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予幼从先生授经,汝差肩而坐,爱听古人节义事;一旦长成,遽躬蹈之。呜呼!使汝不识《诗》、《书》,或未必艰贞若是。

予捉蟋蟀,汝奋臂出其间;岁寒虫僵,同临其穴。今予殓汝葬汝,而当日之情形,憬然赴目。予九岁,憩书斋,汝梳双髻,披单缣来,温《缁衣》一章;适先生奓户入,闻两童子音琅琅然,不觉莞尔,连呼「则则」,此七月望日事也。汝在九原,当分明记之。予弱冠粤行,汝掎裳悲恸。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汝从东厢扶案出,一家瞠视而笑,不记语从何起,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凡此琐琐,虽为陈迹,然我一日未死,则一日不能忘。旧事填膺,思之凄梗,如影历历,逼取便逝。悔当时不将嫛婗情状,罗缕记存;然而汝已不在人间,则虽年光倒流,儿时可再,而亦无与为证印者矣。

汝之义绝高氏而归也,堂上阿奶,仗汝扶持;家中文墨,䀢汝办治。尝谓女流中最少明经义、谙雅故者。汝嫂非不婉嫕,而于此微缺然。故自汝归后,虽为汝悲,实为予喜。予又长汝四岁,或人间长者先亡,可将身后托汝;而不谓汝之先予以去也。前年予病,汝终宵刺探,减一分则喜,增一分则忧。后虽小差,犹尚殗殜,无所娱遣;汝来床前,为说稗官野史可喜可愕之事,聊资一欢。呜呼!今而后,吾将再病,教从何处呼汝耶?

汝之疾也,予信医言无害,远吊扬州;汝又虑戚吾心,阻人走报;及至绵惙已极,阿奶问:「望兄归否?」强应曰:「诺。」已予先一日梦汝来诀,心知不祥,飞舟渡江,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四支犹温,一目未瞑,盖犹忍死待予也。呜呼痛哉!早知诀汝,则予岂肯远游?即游,亦尚有几许心中言要汝知闻、共汝筹画也。而今已矣!除吾死外,当无见期。吾又不知何日死,可以见汝;而死后之有知无知,与得见不得见,又卒难明也。然则抱此无涯之憾,天乎人乎!而竟已乎!

汝之诗,吾已付梓;汝之女,吾已代嫁;汝之生平,吾已作传;惟汝之窀穸,尚未谋耳。先茔在杭,江广河深,势难归葬,故请母命而宁汝于斯,便祭扫也。其傍,葬汝女阿印;其下两冢:一为阿爷侍者朱氏,一为阿兄侍者陶氏。羊山旷渺,南望原隰,西望栖霞,风雨晨昏,羁魂有伴,当不孤寂。所怜者,吾自戊寅年读汝哭侄诗后,至今无男;两女牙牙,生汝死后,才周睟耳。予虽亲在未敢言老,而齿危发秃,暗里自知;知在人间,尚复几日?阿品远官河南,亦无子女,九族无可继者。汝死我葬,我死谁埋?汝倘有灵,可能告我?

呜呼!生前既不可想,身后又不可知;哭汝既不闻汝言,奠汝又不见汝食。纸灰飞扬,朔风野大,阿兄归矣,犹屡屡回头望汝也。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形式:

十二月十五夜

清代-袁枚

沉沉更鼓急,渐渐人声绝。

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

形式:

谒岳王墓

清代-袁枚

江山也要伟人扶,神化丹青即画图。

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

形式:

所见

清代-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形式:

清代-袁枚

【其一】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其二】

各有心情在,随渠爱暖凉。

青苔问红叶,何物是斜阳。

形式:

遣兴二首

清代-袁枚

【其一】

爱好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心始安。

阿婆还是初笄女,头未梳成不许看。

【其二】

但肯寻诗便有诗,灵犀一点是吾师。

夕阳芳草寻常物,解用多为绝妙词。

形式:

春寒

清代-袁枚

重裘逢二月,神手步芳林。

残雪有余色,百花无竞心。

踏青苔影薄,禁火客愁深。

倾耳碧溪畔,黄鹂迟好音。

形式:

夜过瓜洲

清代-袁枚

霜雁一声语,烟江两岸秋。

芦花三十里,吹雪满船头。

我欲乘潮去,孤帆夜不收。

苍茫云树外,明月出瓜洲。

形式:

十一月十三日冷水步夜起玩月

清代-袁枚

霜月两澄鲜,孤篷夜悄然。

自携双鬓雪,独对一江烟。

僵树立如铁,寒星摇满天。

横斜几枝桨,也学榜人眠。

形式:

夜过借园见主人坐月下吹笛

清代-袁枚

秋夜论秋士,先闻水上音。

半天凉月色,一笛酒人心。

响遏碧云近,香传红藕深。

相逢清露下,流影湿衣襟。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