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读天竺书,为寻无生理。
焚香面金偈,一室唯巾水。
交信方外言,二三空门子。
峻范照秋霜,高标掩僧史。
清晨洁蔬茗,延请良有以。
一落喧哗竞,栖心愿依止。
奔曦入半百,冉冉颓蒙汜。
云泛名利心,风轻是非齿。
向为情爱缚,未尽金仙旨。
以静制猿心,将虞瞥然起。
纶巾与藜杖,此意真已矣。
他日云壑间,来寻幽居士。
李群玉,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李群玉读书处」。李群玉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李群玉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周新国先生《武陵藏珍》记载:李群玉一生交遊广,足迹遍及河南、河北、陕西、大江南北。李群玉著有诗前集三卷,后集五卷。《全唐诗》录他的诗二百六十三首。他是晚唐重要诗人,与齐己、胡曾被列为唐代湖南三诗人。唐末周朴《吊李群玉》诗赞道:「群玉诗名冠李唐,投书换得校书郎。吟魂醉魄归何处,空有幽兰隔岸香。」他还是记载「长沙窑」的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