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题游洋张明府流香亭时以荐章数下涉秋月马首且欲西矣因以寄意云

封题青李数绯桃,处分园林意自豪。

旋出篇章陪乐府,更凭花木续离骚。

酴醾架下提春榼,薝卜林中滴夜槽。

却是秋风生马耳,未应老大笑牛刀。

形式:
收录诗词(71)

林光朝(宋)

林光朝简介

宋兴化军莆田人,字谦之,号艾轩。孝宗隆兴元年进士。通《六经》,从学者众,南渡后以伊、洛之学倡行东南者,自光朝始。累官国子司业兼太子侍读,出为广西提点刑狱,移广东,曾率郡兵击败入境之茶民军。召为国子祭酒,除中书舍人。后出知婺州,引疾提举兴国宫。卒谥文节。有《艾轩集》。

相关古诗词

丞相特进观文南阳公挽词

宋代-林光朝

一相频虚位,千龄要实才。

庙谟从此定,边锁未应开。

东阁尝先到,西州重一哀。

传家惟俭德,何处著楼台。

形式:

吏部尚书林公梅卿挽词

宋代-林光朝

百纸梅花赋,声名出渚东。

向来惟李贺,胜处是扬雄。

绕屋看书带,逢人说刺桐。

尚书旧时履,只合步春风。

形式:

挽桂林戴别乘敦常

宋代-林光朝

杖屦何年别,杉松古道旁。

城山秋月尽,南岭暮云长。

古调愁难合,孤根幸勿伤。

欲将数行泪,重至郑公乡。

形式:

挽方天贶

宋代-林光朝

长者虽云殁,流风尚尔存。

宗盟修里巷,家法在儿孙。

马鬣迷新垄,鸠枝恋故园。

年年春色好,锦障为谁翻。

形式:

次韵奉酬赵校书子直

宋代-林光朝

雁塔新题墨未干,去年灯火向秋阑。

趣看天禄青藜杖,怕著王孙紫绮冠。

好在三山寻浩渺,何如一纸问平安。

觚棱放月无人到,玉糁初成许共餐。

形式:

次韵呈胡侍郎邦衡

宋代-林光朝

声教从今已远覃,翩翩作者问谁堪。

石经犹有中郎蔡,金匮曾夸太史谈。

至竟银钩并铁画,相传海北到天南。

诸生考古头浑白,禹穴何时更许探。

形式:

九日同出真珠园再用前韵

宋代-林光朝

来自清源葛已覃,君王问猎我犹堪。

百年耆旧如重见,九日登临得纵谈。

才子不知汾水上,仙人长在大江南。

明珠照夜应无数,要是层波更好探。

形式:

送别傅郎中安道持节闽中

宋代-林光朝

忽然乡思若为收,莫到三茅最上头。

二月东瓯看负弩,一天南荡想行舟。

过家上冢从今数,落絮飞花合昼游。

料得甘泉来奏计,定应前席莫迟留。

形式:

八月十五日道出南昌寄龚帅实之兼呈程泰之刘文潜二漕

宋代-林光朝

未应双井即尘埃,似此衣冠得几回。

国子先生还并驾,洪都新府却重开。

再三为问滕王阁,第一须登孺子台。

定向此中修玩事,江边不道故人来。

形式:

闰月九日登越王台次韵经略敷文所寄诗

宋代-林光朝

闲陪小队出山椒,为有吴歌杂楚谣。

纵道菊花如昨日,要看汤饼作三朝。

千重岭海供横槊,一带风烟听采樵。

凭仗折冲如此好,不应东去更乘轺。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