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自昔多才雄,声名今日数三公。
前贤千载见标格,雅道一旦振颓风。
往往结游方驾出,尽言都邑为之空。
才宜大用身未衰,谢荣蔑世如脱遗。
欢趣不令儿辈觉,幽盟每共高僧期。
二毛从他玄鬓改,两屐长使青山随。
翻嗤往古无达者,苦欲留名身后知。
何况金钱与簪组,缠牵粪秽夫何为。
将棋赌墅不清旷,携妓登山非放浪。
祗好玄言与新诗,形骸各殊同所尚。
春半江城犹滞阴,出门不乐愁人心。
青天敛霞云散雨,特与大士抒烦襟。
亭皋开霁迎飞盖,林麓献春非一态。
长江静浪助澄心,列岫争趍不敢背。
草木向人如有情,辉光眼见当筵倍。
举手挥云便退飞,送目不着微阴碍。
长歌招鹤鹤下来,把酒酬花花为开。
松涛鸣籁当鼓瑟,娇莺度曲劝行杯。
壮怀俯仰悲今昔,此地曾经玉作台。
风流同调不同日,尝闻谢尚邀彦伯。
当时人人畏少年,却延狂生为上客。
竹林芜没三径荒,留与后人寻今迹。
明福建晋江人,字道思,初号南江,更号遵岩。嘉靖五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在职与诸名士讲习,学大进。令诏简部属为翰林,众首拟慎中,大学士张璁欲见之,固辞不赴,乃稍移吏部郎中。官终河南参政,以忤夏言落职归。古文卓然成家,师法曾、王,与唐顺之齐名,而自以为过之。诗体初宗艳丽,工力深厚,归田后搀杂讲学,信笔自放。有《遵岩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