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吴儿作小至后九九诗八解

五五三三抛堶忙,柳丝深处映陂塘。

狸奴犬子寻阴地,八九春中日正长。

形式:

注释

代吴儿作小至后九九诗八解:小至是冬至后一日。一说冬至前一日。现今以冬至为一九即数九开始。数九又称冬九九,是一种汉族民间节气。数九从每年阳历12月下旬初冬至开始。数九习俗起源于何时,现在还没有确切的资料。不过,至少在南北朝时已经流行。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中就写道:“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数九寒天,就是从冬至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天气就暖和了。实际上,是“九九又一九,耕牛遍地走”——整整90天,数九计日。正文中的“八九”即第八个九日。汉族传统文化中,九为极数,乃最大、最多、最长久的概念。九个九即八十一更是“最大不过”之数。古代汉族人民认为过了冬至日的九九八十一日,春天肯定已经到来。

抛堶(tuó):相传宋时有击壤,以抛掷砖块为戏。后世易瓦石为铜钱,遂变游戏为赌博。

陂(bēi)塘:池塘。

狸奴:猫。

收录诗词(415)

张侃(宋)

张侃简介

宋扬州人,寓居吴兴,字直夫。张岩子。历官上虞丞。父以谄媚权奸,为世诟病,侃独志趣萧散,浮沉末僚。与赵师秀、周文璞等游,皆恬静不争之士。为诗清隽圆转,时有闲淡之致。有《拙轩集》。

相关古诗词

樊将军庙在上陌樊宅土人相传是将军故居史本传云沛人也五十年前因题数语今辄附此

宋代-张侃

将军生沛邑,樊宅在吴墟。

既没其先语,决知非此居。

排门忠尚在,浮甲事尤虚。

却恐同姓者,相传佚本初。

形式:

宋代-张侃

江梅有远韵,不与世浮沉。

诵我壁间句,知渠岁晚心。

疏花生古意,暖艳啅幽禽。

此处知谁解,霜天启角音。

形式:

时雨三首

宋代-张侃

旬日风消雨,今朝山出云。

柳深开润色,荷靓匝清芬。

江燕新调语,沙鸥自引群。

农人相贺语,田亩可耕耘。

形式:

时雨三首

宋代-张侃

时雨催农事,庭阴散午凉。

地宽平野色,云密閟林光。

送目孤村外,舒情小艇旁。

斜晖犹返照,何必问商羊。

形式:

时雨三首

宋代-张侃

矮屋原卑湿,颓墙上古苔。

世间多少事,眼下两三杯。

诗卷无人惜,凉船有客来。

明朝梅已断,只是一声雷。

形式:

游西湖李氏园池

宋代-张侃

湖水平春色,名园接杳微。

轻风生翠影,细雨醒香霏。

意足休嫌野,身闲不受鞿。

隔舟多妓女,歌逐片云飞。

形式:

归雁亭逢所知

宋代-张侃

归雁亭前别,于今又五年。

水深涵落日,春晚尚馀妍。

把酒听吴曲,浮家入楚天。

秋风递消息,为问有书传。

形式:

黄龙洞

宋代-张侃

传道黄龙穴,深藏不测渊。

翠藤依寿木,石壁隔尘缘。

恐有神仙分,来观古洞天。

善权知不远,双鹤舞胎仙。

形式:

何道两山

宋代-张侃

两山青不尽,吾眼未曾经。

问法维摩室,留名处士星。

地深藏白雾,天远纳苍冥。

我亦倦游者,何时结草亭。

形式:

秀州城外

宋代-张侃

月色明于昼,闲登百步桥。

天低云宿野,地远水通潮。

吹笛回宾雁,弯弓绊落雕。

年来无片善,所得是风标。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