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梅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形式:

诗词简介

《白梅》是元代王冕创作的七言绝句。诗人采取托物言志的手法歌咏了白梅的高洁品格,同时借梅自喻,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诗人既是咏物,也是歌咏人的精神品格。

“冰雪林中著此身”,就色而言,以“冰雪”形“此身”之“白”也;就品性而言,以“冰雪”形“此身”之坚忍耐寒也,诗人运用拟人手法,将梅树比作自己。已经表现白梅的冰清玉洁,接着就拿桃李作反衬。夭桃秾李,花中之艳,香则香矣,可惜争春太苦,未能一尘不染。“不同桃李混芳尘”的“混芳尘”,是说把芳香与尘垢混同,即“和其光,同其尘”、“和光同尘,不能为皎皎之操。”相形之下,梅花则能迥异流俗,所以“清香”二字,只能属梅,而桃李无份。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也许只是诗人在灯下画了一枝墨梅而已。而诗句却造成这样的意向:忽然在一夜之中,全世界的白梅齐放,清香四溢,玉宇澄清。这首诗给人以品高兼志大,绝俗而又入世的矛盾统一的感觉,这又正是王冕人格的写照。

前两句写梅花冰清玉洁,傲霜斗雪,不与众芳争艳的品格。后两句借梅喻人,写自己的志趣、理想与抱负,讴歌了为广大民众造福的英雄行为及牺牲精神。本文通过对梅花的吟咏描写,表达了诗人自己的志趣和品格。

翻译

白梅生长在有冰有雪的树林之中,并不与桃花李花混在一起,沦落在世俗的尘埃之中。

忽然间,这一夜清新的香味散发出来,竟散作了天地间的万里新春。

注释

著:放进,置入。

此身:指白梅。

混:混杂。

芳尘:香尘。

清香发:指梅花开放,香气传播。

乾坤:天地。

评注

翁方纲《石洲诗话》:“如冷泉漱石,自成湍急。”每每读其诗,顿觉心旷神怡、心无旁骛。

朱方蔼:宋人画梅,大都疏枝浅蕊。至元煮石山农(王冕之号)始易以繁花。千丛万簇,倍觉风神绰约,珠胎隐现,为此花别开生面。

收录诗词(714)

王冕(元)

王冕简介

王冕,字元章,号煮石山农,亦号“食中翁”、“梅花屋主”等,浙江诸暨枫桥人,元朝著名画家、诗人、篆刻家。他出身贫寒,幼年替人放牛,靠自学成为诗人,画家。他以画梅著称,尤工墨梅。王冕诗多同情人民苦难、谴责豪门权贵、轻视功名利禄、描写田园隐逸生活之作。他性格孤傲,鄙视权贵。有《竹斋集》3卷,续集2卷。存世画迹有《三君子图》、《墨梅图》等。能治印,创用花乳石刻印章,篆法绝妙。[1]在小学课文《少年王冕》里写到,他总是把好的留给母亲,由此看出他也是一个孝子。后来王冕为躲避朝廷征聘,隐居会稽山中,得病去世。

相关古诗词

墨梅

元朝-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形式:

墨萱图 · 其一

元朝-王冕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形式:

墨萱图 · 其二

元朝-王冕

萱草生北堂,颜色鲜且好。

对之有馀饮,背之那可道?

人子孝顺心,岂在荣与槁?

昨宵天雨霜,江空岁华老。

游子未能归,感慨心如捣。

形式:

梅花十五首 · 其一

元朝-王冕

林下见清真,草衣如野人。

开花冰雪里,岂是不知春?

形式:

梅花十五首 · 其二

元朝-王冕

十月霜风寒,山木俱摧折。

独此冰玉姿,照影清溪月。

形式:

愁重

元朝-王冕

慷慨添余思,交游忆可人。

时危还有虑,愁重不知春。

海国迷归棹,关山拥战尘。

黄公何所见?

终不事嬴秦。

形式:

次申屠子迪韵四首

元朝-王冕

荒城余古堞,登眺喜新晴。

日淡山容静,秋高海气清。

孤鸢随鹤下,饥兕近人行。

感物添惆怅,谁能会此情?

形式:

次申屠子迪韵四首

元朝-王冕

东南岩壑窅,游子欲何之?

野鸟惊飞疾,溪船逆上迟。

放怀须醉酒,对景漫题诗。

王谢经行处,萧条似旧时。

形式:

次申屠子迪韵四首

元朝-王冕

海国秋风劲,江城暮雨昏。

浮云低月峡,戍鼓殷雷门。

芳草何年歇?

青山亘古存。

光阴如过客,吾道底须论。

形式:

次申屠子迪韵四首

元朝-王冕

白发干戈际,青山黯霭中。

沙虫联五马,蹠卯袭三公。

东海波涛黑,中原草树红。

萧条岩谷底,谁信有春风?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