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降庚寅月建午,襁褓含饴及见祖。
升沉未定矩矱移,荏冉今年三十五。
客尘南北浪奔走,家学渊源迷步武。
先子音容渐藐茫,典型何处追王父。
小时犹记窃馀论,文集诸刘指堪数。
翰林风度杳莫即,伯仲声华忆明府。
布帆夜下十八滩,几日春风到南浦。
颇闻人颂神明宰,章贡循声比卓鲁。
一城烟树起楼台,千里关河静鞞鼓。
官闲往往飞凫出,缑岭轩轩见霞举。
此时我作豫章游,却怪知名缘独沮。
即论世讲属前辈,小子投谒固其所。
怀中一刺署姓名,双屐逡巡阻春雨。
先生忘年复忘分,先枉高轩访羁旅。
下车相揖亦有人,此事今亡乃闻古。
修名不立行可愧,半臂重交义奚取。
谓余当有祖父风,不料头颅尚如许。
长身三世求形似,母乃籧戚嗟仰俯。
入门一笑想欲狂,注目含情两无语。
清浙江海宁人,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改字悔余,晚号初白老人。黄宗羲弟子。康熙三十二年举人,四十二年以献诗赐进士出身,授编修。后归里。雍正间,受弟嗣庭狱株连,旋得释,归后即卒。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有《他山诗钞》、《敬业堂集》。
巢居风俗故依然,石穴高当万木颠。
几地流移还有伴,旧时井灶断无烟。
余生兵革逃难稳,绝塞田畴瘠可怜。
为报长官宽赋敛,猕猿家息久如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