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儿诗

微生返自然,从不慕肥鲜。

怀古发长啸,师心空复怜。

五金曾跃冶,百炼始成绵。

故旧休通款,交游耻胁肩。

回车遵道路,绝粒事神仙。

俯首甘人后,翻身走马前。

清臞形似鹤,皎洁净于莲。

管带蒲团话,忘炊曲突烟。

流尘生破甑,飞辔跃征鞭。

短景催年老,斋居免业牵。

卑栖宜矮屋,高咏薄贪泉。

孤竹常枵腹,长江懒索钱。

缊衣云片片,缀钵日悬悬。

草屩将身去,香珠信手揎。

野榸随地斸,苦茗带渣煎。

忽讶隙风冷,宁知土壁穿。

竹疏成鼓吹,松老落钗钿。

菌枕纹依榻,莎茵绿胜毡。

菜根邀上客,粪芋享时贤。

卷幔山光满,窥池日晕圆。

虚空高放眼,浓厚息垂涎。

雅俗随丰俭,人天任促延。

二时行处办,十万梦中缠。

香国原无饭,陶琴岂有弦。

衣珠藏自富,竿影正还偏。

审能甘澹薄,何用更雕镌。

寄语诸方道,来参一味禅。

寒温三事衲,风雨七条椽。

虚室空诸有,全身剩一拳。

步行骑水牯,袖手看秋千。

野老焚刍狗,村童放纸鸢。

人由人去就,我与我周旋。

衣褐休怀璧,书空代写笺。

海潮消复长,山月望还弦。

物理应如此,吾宗妙不传。

休粮修白业,因地种黄连。

苦趣成真乐,灵根秀识田。

无心乘化往,何事抱愁思。

道在箪瓢外,闲非水石边。

形骸同土木,蓑笠亦貂蝉。

真见须离见,生缘讵有缘。

本来无欠剩,谁复较偏全。

细入微尘界,高登自在天。

瓶盘终有漏,溪壑不须填。

幻寄随漂梗,浮生等逝川。

光阴销艳骨,风烛散歌筵。

好去参云水,归来磨■砖。

腰间舂米石,江上钓鱼船。

珍重惟今日,蹉跎又一年。

漫将儿女见,逐物起狂颠。

形式:
收录诗词(1745)

成鹫(明)

成鹫简介

成鹫,俗姓方,名颛恺,字趾麟。出家后法名光鹫,字即山;后易名成鹫,字迹删。广东番禺人。明举人方国骅之子。年十三补诸生。以时世苦乱,于清圣祖康熙十六年(一六七七)自行落发,康熙二十年禀受十戒。曾住会同县(今琼海)多异山海潮岩灵泉寺、香山县(今中山)东林庵、澳门普济禅院、广州河南大通寺、肇庆鼎湖山庆云寺,为当时著名遗民僧。工诗文,一时名卿巨公多与往还。论者谓其文源于《周易》,变化于《庄》《骚》,其诗在灵运、香山之间。年八十五圆寂于广州。著有《楞严经直说》、《道德经直说》、《鼎湖山志》、《鹿湖近草》、《咸陟堂诗文集》等。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三二八有传。

相关古诗词

九秋杂咏

明朝-成鹫

太虚本无质,幻迹偶因风。

日月涳蒙外,星河淡荡中。

影边消伏暑,天际失奇峰。

莫讶人情薄,炎凉到处同。

形式:

九秋杂咏

明朝-成鹫

繁华难久住,摇落得轻身。

远近随风力,高低逐日轮。

纸鸢云外线,野马路旁尘。

悟得循环理,相逢总未真。

形式:

九秋杂咏

明朝-成鹫

落叶树边屋,树边人独行。

远风一萧瑟,林响自鏦铮。

入耳吾将老,无心鸟不惊。

从来知此意,南郭古先生。

形式:

九秋杂咏

明朝-成鹫

寂寞秋原寺,霜钟韵最幽。

数声生殿角,一夜白人头。

皛皛月当枕,萧萧风满楼。

何能此时节,还起景阳愁。

形式:

九秋杂咏

明朝-成鹫

泗滨一片石,万古知音难。

野老无心击,西风过耳寒。

韵高泉并落,声冷叶先乾。

历历谁相委,蒲团夜正阑。

形式:

九秋杂咏

明朝-成鹫

霜色满庭莎,青青奈若何。

渐看蜗篆少,唯有鹤行多。

晚步痕添屐,朝眠绿上蓑。

野情闲不厌,车辙莫频过。

形式:

九秋杂咏

明朝-成鹫

生涯在南亩,早晚及西成。

旧业蒹葭外,新凉袯襫轻。

自牛眠露草,黄雀啄香粳。

共有丰年庆,家家社鼓鸣。

形式:

九秋杂咏

明朝-成鹫

远浦霜天晚,寒江浅浅宜。

荻花螺女折,渔火射工吹。

有鹤量沙碛,无鱼上钓丝。

棹歌人独往,凉月浸涟漪。

形式:

九秋杂咏

明朝-成鹫

秋色净如练,秋潭泻似雷。

霜威从地起,花雨自天来。

激石喧云碓,分流入茗杯。

谁知空谷里,有客探泉回。

形式:

八影

明朝-成鹫

满院春光薄,阴晴不自持。

色香无着处,高下总低枝。

古月当中见,天风匝地吹。

与君同寂寞,疏雨闭门时。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