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滩复一滩,一滩高十丈。
三百六十滩,新安在天上。
《新安滩》是清代诗人黄景仁所创作的五言绝句,该诗描写了诗人从新安江下游到上游的感受,诗人用浅显的语言,夸张的手法,有力地显示出新安江势的险峻。全诗紧凑,有乐府民歌风味。
“一滩复一滩,一滩高十丈”。这复沓回环的诗句,显示出逆水行舟的艰难。逆水行船是艰难的,那“一滩复一滩”的激流,那“一滩高十丈”的险阻,乃是对逆水行船者的考验。只有冲破这些激流险阻,才能最终到达目的地。这就是《新安滩》一诗的主旨所在。“新安在天上”,则以极度夸张的语言,突出了江势的险峻。
此诗描绘新安江的滩多及险,手法别致。全诗四句二十个字,等于一道完整的数学题。诗人此诗,非但数字在全诗中所占的比例极高,而且干脆用上了乘法算式,因此特色更加鲜明。该诗源自民谣,但它仅仅替换了几个字,再添上第一句和第三句,就变得与新安江十分切合,丝毫挪用不得,这正是诗人“点铁成金”,“化腐朽为神奇”的本领所在,同时也能看出诗人模仿李白的痕迹。
新安江内一滩又一滩,经过一滩好象增高十丈。
要经过三百六十滩,那就是三千六百丈。那么,它的发源地——新安,就在天上。
新安滩:位于安徽新安(今歙县),在浙江富春江的上游,江流自浙江桐庐到安徽新安段,又名新安江。上下游落差极大,所以江中多滩。
复:又
三百六十滩:非实数。与“高十丈”一样,都是夸张语。
清末政治家徐世昌《晚清籍诗汇》:凭虚御风,不可捉摸。
当代学者蔡义江:诗仿怫信口吟成,如谣似谚。并无一语提及此次出行之事,读来恰如与诗人一同经历了水路的重重险阻。这种妙手偶得之作,看似容易.实非凡手所能写得出。
黄景仁,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
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髮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先生吟太苦,终日闭荆关。
我亦诗穷者,邀君数往还。
对床听夜雨,分枕梦青山。
一任春江上,流红万点殷。
空馆绿苔闭,步看珠斗斜。
移床随落月,灭烛对孤花。
水调邻家笛,雷音梦里车。
离忧损年少,顿袖一长嗟。
翩与归鸿共北征,登山临水黯愁生。
江南草长莺飞日,游子离邦去里情。
五夜壮心悲伏枥,百年左计负躬耕。
自嫌诗少幽燕气,故作冰天跃马行。
五剧车声隐若雷,北邙惟见冢千堆。
夕阳劝客登楼去,山色将秋绕郭来。
寒甚更无修竹倚,愁多思买白杨栽。
全家都在风声里,九月衣裳未剪裁。
侧身人海叹栖迟,浪说文章擅色丝。
倦客马卿谁买赋,诸生何武漫称诗。
一梳霜冷慈亲发,半甑尘凝病妇炊。
寄语绕枝乌鹊道:天寒休傍最高枝。
露槛星房各悄然,江湖秋枕当游仙。
有情皓月怜孤影,无赖闲花照独眠。
结束铅华归少作,屏除丝竹入中年。
茫茫来日愁如海,寄语羲和快着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