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公孙子多,擘派以为四。
暮年归颍阴,非无首丘志。
乞洪不得请,由是懈归计。
考公生平言,亦颇憾先世。
先世多才贤,生适逢五季。
幅员政分裂,尽瘁于所事。
竟乏垂世名,盖亦限地势。
况复公少孤,坎壈蜀汉裔。
身当混一秋,代逢承平际。
择里审所安,实迩辇毂地。
子孙托畿内,宦辙亦云易。
人情曷免尔,公岂溺声利。
讵知汴虡移,南北寻暌异。
一枝先南迈,司造有深意。
沙溪标德里,泷冈重茔祭。
至今青原家,十世祀不替。
振先吾宗英,守正耻骫骳。
訚訚保家法,处约不少怼。
嘉树无由枝,嘉谷无滞穗。
原本既不凡,时需谅无弃。
矧今抡俊髦,往往论根器。
老夫辞册府,多病久憔悴。
徒怀荐士心,言莫士轩轾。
赋诗当推毂,自愧辞已费。
憧憧青云友,谁如古人谊!
元浏阳人,字原功,号圭斋。幼从张贯之学,有文名。仁宗延祐二年进士,授平江州同知。历芜湖、武冈县尹,入为国子博士、监丞。顺帝至正间,以翰林直学士与修辽、金、元三史,任总裁官。三史成,升翰林学士承旨。历官四十余年,凡宗庙朝廷文册制诰,多出其手。海内名山大川,释老之宫,王公贵人墓隧之碑,得玄文辞以为荣。有《圭斋文集》。
白发甘泉忝从官,归来曳履上吟坛。
故山虎豹多文采,白水蛟螭有屈蟠。
谒客及门容屦满,贽文盈箧借灯看。
百年省墓偿初志,心忆先亲痛若剜。
青春万木一根荄,一一春工妙剪裁。
顾我乞归怀颍水,羡君访隐到天台。
题桥肯学相如志,誓墓惭无逸少才。
但喜阳刚时汇进,明朝缇室动葭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