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岚冒晴巘,惊风振华林。
枉节回峻坂,高舆出遥岑。
层丘既窈窕,郁木亦萧森。
君子荐芳酌,昭言开素襟。
忧时富危论,探道生遐心。
悲帝苍梧遥,吊屈湘水深。
嗟余秉幽尚,及兹成滞淫。
徒拟孙公啸,犹带钟生音。
事变靡常涂,达机古所钦。
陶令耻折腰,三叹归来吟。
栖栖兹倦游,邈矣行抽簪。
明河南仪封人,字子衡,号平厓,又号浚川。弘治十五年进士。授兵科给事中。以丁忧去。正德初,服满至京,以忤刘瑾,谪亳州判官。后召为御史。嘉靖初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四川。迁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减进贡快船数,革除大胜等关守臣借稽察谋利等。入为左都御史,言南京守备权太重,不宜由徐氏世袭,遂解魏国公徐鹏举兵柄。加兵部尚书,提督团营,仍以左都御史理都察院事。以督团营与郭勋共事,不能有所振饬。勋被劾,廷相竟斥为民。博学好议论,以经术称。反对朱熹“理先于气”之说,以为“天地未生,只有元气”。对王守仁“致良知”之说,亦有所批评。工诗文,与李梦阳、何景明等称“前七子”。有《王氏家藏集》、《内台集》、《慎言》、《雅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