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氏畜猫

卫人束氏,举世之物,咸无所好,唯好畜狸狌。狸狌,捕鼠兽也,畜至百余,家东西之鼠捕且尽。狸狌无所食,饥而嗥。束氏日市肉啖之。狸狌生子若孙,以啖肉故,竟不知世之有鼠;但饥辄嗥,嗥则得肉食。食已,与与如也,熙熙如也。

南郭有士病鼠,鼠群行有堕瓮者,急从束氏假狸狌以去。

狸狌见鼠双耳耸,眼突露如漆,赤鬣,又磔磔然,意为异物也,沿鼠行不敢下。士怒,推入之。狸狌怖甚,对之大嗥。久之,鼠度其无他技,啮其足。狸狌奋掷而出。

噫!武士世享重禄遇盗辄窜者,其亦狸狌哉!

形式:

诗词简介

寓言故事,选自明代宋濂《龙门子凝道记·秋风枢》,讲述了狸狌由于被卫人束氏娇惯、溺爱而没有得到锻炼,渐渐失去了捕鼠本领的故事。启示人们长期养尊处优、缺乏锻炼的生活会导致生存能力下降甚至丧失的道理。

翻译

卫国有一个姓束的人,他对全世间东西都不喜好,他只喜欢养猫。猫,是捕捉老鼠的动物,他家养到了一百多只猫,家周围的所有的老鼠都将要被抓捕完了。猫没吃的了,饿得整天嗥叫。束氏只好每天买肉喂猫。猫生出来的子辈和孙辈,因为经常吃肉的缘故,竟然不知道世界上还有老鼠;只要饿了就嗥叫,嗥叫就得到肉吃。猫吃完了,就走路慢吞吞,懒懒散散,一副和悦快乐的样子。

城南有个读书人家里以老鼠为患,家中老鼠成群结队出来乱窜,甚至有的还跌落到了瓮中,他急忙从束氏家那里借了猫用来去除老鼠。

猫看见老鼠的两只耳朵高高竖立着,眼睛突出,亮如黑漆,有红色的胡须,唧唧吱吱的乱叫,便以为是怪物,所以只是环绕着瓮沿行走不敢下去捕捉。读书人非常生气,就把猫推到瓮中。猫很害怕,对着老鼠大叫。过了很久,老鼠估计猫没有别的本领,就咬它的脚,猫用力从瓮中纵身而出。

哈!官兵世代享受厚重的俸禄,遇到盗贼就逃窜,他们也是(那只)猫。

注释

举世之物:所有世间的东西。举,全。

咸无所好:没有任何爱好。咸,都。无所,没有什么。好,喜好。

唯:只。

畜:畜养。

狸狌,野猫,这里是指猫。

家东西:泛指住宅周围地区。

且:将要。

尽:完,没有。

嗥(háo):野猫吼叫。

日市肉啖之:每天买肉喂养它们。日,每天。市,买。啖,吃,这里是指喂。

若:及,与。

以啖肉故:因为吃肉的缘故。以,因为。啖,吃。故,原因,缘故。

但:只,仅仅。

辄(zhé):就。

食已:吃完。

与与如也:原指走路慢腾腾的样子,这里形容懒懒散散的样子。

熙熙如也:和悦快乐的样子。

南郭:城南。

士:读书人。

病:以……为祸患。

堕:落,坠落。

假:借。

以:用来。

去:去除(鼠患)。

耸:高起,高耸。

突:突出,鼓起。

露:显露,暴露。

如漆:像黑漆一样(贼亮)。

鬣(liè):这里指老鼠的胡须。

磔磔然:指老鼠吱吱鸣叫的声音。

意为异物也:(猫)料想(鼠)是奇怪的生物。意,料想。为,是。异,奇特,奇怪。

怖:恐惧,害怕。

甚:很。

久之:过了很久。久,很久。之:凑足音节,不译。

度(duó):估计。

啮:咬。

奋掷而出:用力纵身投出。掷,腾跃。奋,猛然用力。

收录诗词(186)

宋濂(明)

宋濂简介

宋濂,初名寿,字景濂,号潜溪,汉族,祖籍金华潜溪,至宋濂时迁居金华浦江(今浙江浦江)。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章溢、刘基、叶琛并称为“浙东四先生”。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其为太史公、宋龙门。宋濂与刘基均以散文创作闻名,并称为“一代之宗”。其散文质朴简洁,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他推崇台阁文学,文风淳厚飘逸,为其后“台阁体”作家的文学创作提供范本。其作品大部分被合刻为《宋学士全集》(亦称《宋文宪公全集》或《宋学士文集》)七十五卷。

相关古诗词

送东阳马生序

明朝-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予者哉!

形式:

简吴山长

明朝-宋濂

先生天下士,鬓白渐将翁。

官卑遭俗骂,家破坐诗穷。

秋林崖荔雨,春浦鲤鱼风。

尽是相思处,如何学燕鸿。

形式:

和胡古愚儗宫体

明朝-宋濂

天上多春色,人间迥不同。

花翻鳷鹊殿,莺过建章宫。

云旗鸾被影,月扇雉含风。

遥瞻翠华近,红日照盘龙。

形式:

和王内翰子充见怀韵

明朝-宋濂

帝德如天覆万邦,定期归棹到龙江。

奇才不换金城百,宠命当簪白笔双。

喜极欲持如意舞,醉来应使软舆扛。

此情纵切何由遂,吟对西南月满窗。

形式:

送编修张仲藻还家毕姻

明朝-宋濂

少年归娶奏金銮,喜得天颜一笑看。

红锦裁云朝奠雁,紫箫吹月夜乘鸾。

灵椿堂上承中馈,宝镜台前结合欢。

从此梅花消息好,青绫不似玉堂寒。

形式:

瑶芳楼

明朝-宋濂

虞卿草堂虞山东,芳时众集尊前同。

花下女歌莺绕树,门前客至鹤开笼。

玉盘落乳卷明月,铁笛度曲来秋风。

醉吟互出绝奇句,健笔尽属轩辕公。

形式:

题倪元镇耕云图

明朝-宋濂

看院留黄鹤,耕云种紫芝。

天下书读尽,人间事不知。

形式:

寄别

明朝-宋濂

别来虎豆又生牙,尚在扬州卖酒家。

醉后清狂应不减,起拈花弹打鸣鸦。

形式:

哭郑佥事

明朝-宋濂

忍见苍苔裹绣衣,西湖风急旅魂悲。

紫罗半臂今犹在,免学欧阳写恨辞。

形式:

忆知

明朝-宋濂

春风行乐且年年,勿使游尘上五弦。

燕子堂前多旧土,莫栽黄檗只栽莲。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