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春

一桃复一李,井上占年芳。

笑处如临镜,窥时不隐墙。

敢言西子短,谁觉宓妃长。

珠玉终相类,同名作夜光。

形式:

诗词简介

这首诗可能表达了苛求得到皇室任用而又不得之情,或者表达了对损人利己的人的一种批判。

注释

判:评判。《羯鼓录》载,明皇游别殿,柳、杏将吐,叹曰:“对此景物,岂得不为他判断之乎!”此戏作烟花月旦评。新注:这里应该是图书校点的时候犯了错误,根据《羯鼓录》可得出这里“判”的意思应该为欣赏。所以,“判春”的意思应该为欣赏春天,而不是评判春天,且李商隐通篇未表明评判之意。

《古乐府》:“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旁。”

笑:指花开。

宋玉《登徒子好色赋》:“此女登墙窥臣三年。”不隐墙,言其无害羞之态。

宋玉《神女赋》:“稼不短,纤不长。”新注:这里也可能是图书校点的时候犯了错误,“稼不短,纤不长”应该为“秾不短,纤不长”。在《神女赋》中是形容神女的衣裙非常合身,胖瘦高矮合度。这里短为矮的意思,长为高的意思。

《文选·西都赋》李善注:“夜光为珠玉之通称,不专系之于珠,系之于璧。故邹阳有日‘夜光之璧’,刘现又曰‘夜光之珠’。”

收录诗词(602)

李商隐(唐)

李商隐简介

李商隐,著名诗人。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他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相关古诗词

代赠

唐朝-李商隐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形式:

夜雨寄北

唐朝-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形式:

锦瑟

唐朝-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形式:

晚晴

唐朝-李商隐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形式:

无题

唐朝-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形式:

菊花

唐朝-李商隐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形式:

无题

唐朝-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形式:

北青萝

唐朝-李商隐

残阳西入崦,茅屋访孤僧。

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

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

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

形式:

夜饮

唐朝-李商隐

卜夜容衰鬓,开筵属异方。

烛分歌扇泪,雨送酒船香。

江海三年客,乾坤百战场。

谁能辞酩酊,淹卧剧清漳。

形式:

无题

唐朝-李商隐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