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读书不得力,浪走风尘嗟暮色。
名山五岳杳无期,此日匡庐面初识。
千秋物象递显晦,几辈闲人肯登陟。
谪仙头白倘归来,白石清泉闻太息。
独移瘦杖扣石镜,双眼快对晴空拭。
已知绝境少豺狼,那怕荒蹊犯荆棘。
鸦飞不到力有限,龙起无时神莫测。
桥边听瀑雨淙淙,峰顶看云松畟畟。
三秋忽变候寒暑,半月略尽山南北。
偶然兴至或留题,聊藉微吟豁胸臆。
诗成直述目所睹,老矣焉能事文饰。
仙灵幽秘苦雕劖,云雾苍茫每深匿。
忽逢生客一呈露,可惜无才收不得。
归途卤莽方自嗤,游况匆忙谁见逼。
人间涉历多梗滞,袛此一途犹未塞。
皇天亦似悯汝穷,恣尔穷探无吝啬。
如何汲汲向城市,若赴严程拘漏刻。
他年终伴采芝翁,临别有言吾敢食。
清浙江海宁人,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改字悔余,晚号初白老人。黄宗羲弟子。康熙三十二年举人,四十二年以献诗赐进士出身,授编修。后归里。雍正间,受弟嗣庭狱株连,旋得释,归后即卒。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有《他山诗钞》、《敬业堂集》。
巢居风俗故依然,石穴高当万木颠。
几地流移还有伴,旧时井灶断无烟。
余生兵革逃难稳,绝塞田畴瘠可怜。
为报长官宽赋敛,猕猿家息久如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