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叔内翰见索谢公游嵩书感叹希深师鲁子聪几道皆为异物独公与余二人在因作五言以叙之

昔在洛阳时,共游铜驼陌。

寻花不见人,前代公侯宅。

深堂锁尘埃,空壁斗蜥蜴。

楸阴布苔绿,野蔓缠石碧。

池鱼有偷钓,林鸟有巧射。

园隶见我来,朱门暂开辟。

园妇见我还,便扫车马迹。

何以扫马迹,实亦畏他客。

我辈唯适情,一叶未尝摘。

他人或所至,生果不得惜。

又忆游嵩山,胜趣无不索。

各具一壶酒,各蜡一双屐。

登危相扶牵,遇平相笑噱。

石捣云衣轻,岩裂天窗窄。

上饮醒心泉,高巅溜寒液。

下看峰半雨,广甸飞甘泽。

夜宿岳顶寺,明月入户白。

分吟露气冷,猛酌面易赤。

明朝循归途,两胫痛若刺。

日旰就马乘,香草路迫阨。

却望峻极居,已与天外隔。

薄暮投少林,漱濯整冠帻。

碑观巡幸僧,指古定空壁。

誓将新咏章,灯前互诋擿。

杨生护己短,一字不肯易。

明年移河阳,簿书日堆积。

忽得谢公书,大夸游览剧。

自嵩历石堂,藓花题洞额。

其文曰神清,固非人笔画。

乃知二公贵,逆告意可赜。

遂由龙门归,里堠环数驿。

我时诗以答,或歌或辨责。

责我不喜僧,性实未所获。

凡今三十年,累冢拱松柏。

唯与公非才,同在不同昔。

昔日同少壮,今且异肥瘠。

昔日同微禄,今且异烜赫。

昔同骑破鞯,今控银辔革。

昔同自讴歌,今执乐指百。

死者诚可悲,存者独穷厄。

但比死者优,贫存何所益。

形式:
收录诗词(2810)

梅尧臣(宋)

梅尧臣简介

梅尧臣,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卒,年五十九。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60卷、《毛诗小传》等。

相关古诗词

苏幕遮 · 草

宋代-梅尧臣

露堤平,烟墅杳。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独有庾郎年最少。窣地春袍,嫩色宜相照。

接长亭,迷远道。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形式:

鲁山山行

宋代-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形式:

陶者

宋代-梅尧臣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形式:

上巳日午桥石濑中得双鳜鱼

宋代-梅尧臣

修禊洛之滨,湍流得素鳞。

多惭折腰吏,来作食鱼人。

水发黏篙绿,溪毛映渚春。

风沙暂时远,紫线忆江莼。

形式:

寒食前一日陪希深远游大字院

宋代-梅尧臣

一百五将近,千门烟火微。

闲过少傅宅,喜见老莱衣。

晚雨竹间霁,春禽花上飞。

禅庭清溜满,幽兴自忘归。

形式:

舟中遇雪

宋代-梅尧臣

晓风鸣大泽,春雪下长河。

沙草缘堤没,杨花拂水多。

惊鸥不知远,候雁几闻过。

欲问耶溪转,今朝奈兴何。

形式:

田家

宋代-梅尧臣

昨夜春雷作,荷锄理南陂。

杏花将及候,农事不可迟。

蚕女亦自念,牧童仍我随。

田中逢老父,荷杖独熙熙。

形式:

田家

宋代-梅尧臣

草木绕篱盛,田园向郭斜。

去锄南山豆,归灌东园瓜。

白水照茅屋,清风生稻花。

前陂日已晚,聒聒竞鸣蛙。

形式:

田家

宋代-梅尧臣

荒村人自乐,颇足平生心。

朝饭露葵熟,夜舂云谷深。

采山持野斧,射鸟入烟林。

谁见秋成事,愁蝉复怨砧。

形式:

田家

宋代-梅尧臣

今朝田事毕,野老立门前。

拊颈望飞鸟,负暄话馀年。

自从备丁壮,及此常苦煎。

卒岁岂堪念,鹑衣着更穿。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