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王八骏行万里,朝游昆仑暮沧海。驱霆策电遍天地,虎骤龙驰倏烟霭。
奔戎造父两为佐,大人王母遥相待。千金白狐来四荒,蝼蚁下国轻天王。
君不见秦皇叱咤役九有,海东驱石石为走。桥边孺子如妇人,博浪沙中铁椎吼。
又不见武皇旌旗日络绎,射蛟浔阳江水赤。五陵侠少夜相遇,探丸杀吏还惊辟。
天门嵯峨城九重,虎豹为卫蛟龙宫。紫微钩陈翼帝座,至尊只合安高崇。
脱渊之鱼出山虎,白龙鱼服何劳苦。沉江距河势有然,万乘反遭匹夫侮。
君不见曹家老爽诚愚蒙,平生不识司马公。死生祸福在人手,宁能常作富家翁。
一门流血岂足惜,坐使神器归奸雄。昨夜昌平人梦天,龙文赤日绕燕川。
城中莫辩真天子,道上传看七宝鞭。腐儒为郎不扈从,愿奏相如谏猎篇。
明河南信阳人,字仲默,号大复。八岁能作文,十五中举人。弘治十五年进士,授中书舍人。正德初,刘瑾用事,谢病归。瑾败,以荐除中书。时武宗多以佞幸为义子。景明疏言“义子不当蓄,宦官不当宠”。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以病投劾归,抵家而卒。与李梦阳齐名,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时人言天下诗文必称“何李”。又与边贡、徐祯卿并称四杰,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称七才子,即所谓“前七子”。然何、李成名之后,论诗每相牴牾。申何者谓何诗俊逸,李诗粗豪,盖风格实有区别。有《大复集》、《雍大记》、《四箴杂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