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行公安界,榛莽遥刺天。
百里皆战场,废灶依颓垣。
岂惟人踪灭,鸦鹊俱高鶱。
但闻水中凫,拍拍绕我船。
朝来望沣阳,稍稍见疏烟。
晚泊得墟落,潬沙水洄沿。
天风鸣枯杨,众鸟巢枝颠。
居民八九家,其下自名村。
野火烧黄茆,瘦牛皮仅存。
姻亲儿女舍,相对篱无樊。
我前揖老父,款曲使尽言。
云自南北争,兵火六七年。
初来尚易支,㪷米换佰钱。
去秋忽苦旱,谷价十倍前。
朝市有推移,世业誓不迁。
况闻江南北,兵荒远袤延。
逋逃等无地,旅仆谁哀怜。
我感此语真,欷歔泪流泉。
有生际仳𠌯,朝夕计孰全。
悠悠逐徒御,即事思田园。
清浙江海宁人,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改字悔余,晚号初白老人。黄宗羲弟子。康熙三十二年举人,四十二年以献诗赐进士出身,授编修。后归里。雍正间,受弟嗣庭狱株连,旋得释,归后即卒。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有《他山诗钞》、《敬业堂集》。
巢居风俗故依然,石穴高当万木颠。
几地流移还有伴,旧时井灶断无烟。
余生兵革逃难稳,绝塞田畴瘠可怜。
为报长官宽赋敛,猕猿家息久如悬。